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当代中国社会资本与政府能力的关系为研究对象。关于社会资本,已经有学者从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角度进行过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把这一理论引入到公共行政学的领域中,将社会资本与政府能力结合起来研究。这是一个新的尝试,也是论文的第一个创新之处。本文一方面着力探讨社会资本对于政府能力发展的积极影响,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现代化国家,政府能力的发挥对于社会资本的积累所能够发挥的作用。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被视为是全能的,由此所导致的是强势的政府和赢弱的社会。政治力量对于经济、社会领域的过度渗透使得整个社会的自治机制难以形成,社会的自治能力无法发育和壮大。政府政治统治能力的强大使得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社会整合能力、社会控制能力和社会平衡能力都未能得到长足的发展,同时造成政府对社会的管制和社会对政府的依附。这种状况既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也不利于现代民主国家的建立。而丰富的社会资本对于这种状况的改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因为政府能力总是有限的,仅仅凭借政府一方很难完成对社会的有效治理和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它需要社会的自治能力与之进行配合。社会资本作为产生社会自治机制的重要条件,它的积累可以增强社会的自治能力,使它能够同政府能力形成良性互动,以发展了的社会能力去充实有限的政府能力。
本文认为,社会资本的成长可以对政府能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即可以使得政府能力有所提升,这是本文的第二个创新观点。社会资本的发展,推动着政府能力结构的调整,在此基础上政府能力可以得以提升。而且社会资本的发展使得社会力量得以加强,由此可以对政府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原本很强的政府政治统治能力应当做必要的弱化,以往从属于政治统治能力的服务能力、控制能力、平衡能力和整合能力将会获得发展的机会,发挥出自身应有的效能。因此,现阶段政府能力的提升,首先需要在社会资本的推动下形成一个合理的能力架构,然后才可以实现政府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般而言,社会资本是在社会自由、自主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就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这是一个自主、自发的过程。而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如果让社会资本在较短的时间内依靠社会的自主力量积累起来又实属不现实。因此在此本文提出了第三个创新观点,即政府这个在社会中处于特殊地位的公共组织,可以对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建设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这是社会转型期政府能力的重要体现。
关于政府能力对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政府发挥公共服务能力对社会资本进行培育方面:(1)对市场体制的培育。这里关于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与完善的讨论并不局限于它的经济意义,而是向它的社会意义进一步拓展。它可以为社会提供一种自发的秩序,并且重新唤起个体的自主意识,使个体之间能够进行自由、自主的社会联系,进而由原先社会关系的先赋性逐步向这之后的获致性转变。通过个体间的自由互动从中产生一定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合作与各种社会规则。(2)为民间组织的发展和社区的自治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支持,使它们改变过去对政府的依附状态,真正成为建立在公民自愿、信任、合作基础上的自治组织,成为社会资本的酿造机构。(3)对我国信用体系的培育。在此强调政府需要成为一个信用政府,然后政府再通过一些有效的奖惩制度来弘扬整个社会的守信之风。通过以上的几条路径,能够使我国的社会资本得以积累,这是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所走的路径。此外,政府的其他能力也会在社会资本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政府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新的思路。在学术上可以使政府能力的研究视野得以拓展,在实践中可以为中国社会转型的发展提供一些可参考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