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金融组织存在问题与政策建议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2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金融的市场化转轨和各种改革措施的不断深化,中国区域金融制度由行政均衡型向市场非均衡型过渡和转化。本文试图从我国区域金融成长的外生性起步,分析区域金融主体特别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作用的内部替代产生了金融市场变异和金融体制变异。由于整个改革的市场化进程不统一,金融资源配置出现非有序化流动,金融活动被地方或区域所分割,使得金融市场形成“双轨制”,更进一步使东、中、西部地区资金流动的倾向性加剧区域间经济冲突。而在公有产权安排下,扩展金融组织规模在很大程度上不是经济规模与市场范围的函数,而是行政科层结构的函数。在西部地区则表现为金融组织的行政机关性设置,使其与西部经济产生分离。一方面,国有金融组织未能起到启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使其一直处于低效甚至无效的运行状态。充分的研究成果证明,高效运行的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宏观经济稳定和消除贫困高度相关,也就是说,金融制度安排应领先于经济运行。如何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前瞻性地进行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的金融组织制度安排是西部地区今后是否能走出发展低谷的重要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针对混凝土内部存在的分布缺陷问题,设计了PVA-尾矿砂水泥基复合材料三点弯曲试验,从损伤的角度研究裂缝的形成和演化。通过构件破坏时的挠度和峰值荷载时的挠度,计算损伤变
1病例资料男,43岁。因头晕、步态不稳、言语不利12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前劳累、睡眠少,发病以来无头痛、呕吐、复视及饮水呛咳。查体:血压1
在跨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中,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无疑是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国家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主要源泉之一。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高新技术
城与乡的发展并非孤立无关。因此,绕过城市而直接讨论乡村的问题是狭隘的,反之亦然。城市对各类资源的集结和获取,使得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导致在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社
本文以红薯淀粉为原料,首先研究淀粉的水分吸附/解吸特征,并用不同模型(Peleg模型、Smith模型、Oswin模型、Halsey模型、Henderson模型)对其水分吸附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