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面输出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和习得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antan12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wain(1995)的输出假设提出了输出的三大功能,分别为:注意/触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元语言反思功能。其中注意/触发功能是指对目标语言的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问题,注意到自己中介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而促进他们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依据Swain的输出假设,通过实验结合开放式问卷的方法来研究两种书面输出活动(有引导的写作和短文重构)能否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如英语中非真实条件句的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注意和习得。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实验组(24人),一个班为对照组(24人)。实验工具包括阅读理解练习,问卷,前测和后测。实验前两组受试都经过前测,确定两组对该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程度相当,实验中实验组完成两种输出活动,对照组则完成阅读理解活动。实验后对两组受试进行了后测。作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及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划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的是,实验组完成的输出活动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在接收到输入材料时注意到了目标语言形式,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只是由于其突显性。2.通过对输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二次输出时,虚拟语气使用的正确率有所提高,表明他们注意到了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成功地将所注意到的输入材料中的目标语言形式融入到了第二次输出中。3.通过对前后测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强于对照组,两种输出活动确实促进了实验组受试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Swain提出的输出的注意功能,并对英语教学中通过输出活动提高语言形式习得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对与实验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第四章:分析了本次研究的结果及发现。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对此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一些有益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从乡村社会史的角度研究朝鲜时代后期的韩国书院问题,书院与乡村社会的有机关系特别是与乡村统治势力之间的互动值得关注。从书院与乡村社会史、乡村统治的演变与书院组织机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研究中国西北内陆地区湖泊的面积变化不仅对水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重要意义,也为评价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湖泊的影响提供参考。以中国西北
通过系统收集安徽省2005年至2014年间人均GDP指标数据,根据区域性技术创新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构建技术创新对安徽省经济增长贡献模型,使用SPSS软件对安徽省技术创新和经济增
“谁在怎样的条件下学习何种语言到什么程度?”这一基本问题是Bernard Spolsky在他著名的Conditions for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一书中提出的。这是第二语言学习的关键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