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wain(1995)的输出假设提出了输出的三大功能,分别为:注意/触发功能,假设检验功能,元语言反思功能。其中注意/触发功能是指对目标语言的输出能促使学习者意识到自己的语言问题,注意到自己中介语与目标语言之间的差异,进而促进他们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依据Swain的输出假设,通过实验结合开放式问卷的方法来研究两种书面输出活动(有引导的写作和短文重构)能否促进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对目标语言形式(如英语中非真实条件句的与过去事实相反的虚拟语气)的注意和习得。本研究的受试对象为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的两个平行班,一个班为实验组(24人),一个班为对照组(24人)。实验工具包括阅读理解练习,问卷,前测和后测。实验前两组受试都经过前测,确定两组对该目标语言形式的掌握程度相当,实验中实验组完成两种输出活动,对照组则完成阅读理解活动。实验后对两组受试进行了后测。作者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实验及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划线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没有显著差异;但不同的是,实验组完成的输出活动促使他们发现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在接收到输入材料时注意到了目标语言形式,而对照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注意只是由于其突显性。2.通过对输出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第二次输出时,虚拟语气使用的正确率有所提高,表明他们注意到了自己的语言问题并且成功地将所注意到的输入材料中的目标语言形式融入到了第二次输出中。3.通过对前后测成绩的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强于对照组,两种输出活动确实促进了实验组受试对目标语言形式的习得。本文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Swain提出的输出的注意功能,并对英语教学中通过输出活动提高语言形式习得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启示。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提出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对与实验相关的理论进行综述,提出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实验的设计和实施。第四章:分析了本次研究的结果及发现。第五章:结论部分,主要对此次研究的结果进行总结概括,提出一些有益于语言教学实践的建议,同时指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