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行业是个特殊的行业,它关系到日常生活质量和全社会的健康。而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食品安全状况令人堪忧。20世纪90年代以来,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已成为学术界及企业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成功地应用于诸如IBM、DHL等各种行业公司的经营管理之后,食品和农产品行业也纷纷效仿,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引入到该行业之中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供应链是由供应商的供应商、供应商、核心企业、用户、用户的用户等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性柔性网链结构模式。而食品供应链基本构成为产前种子、饲料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种子、饲料供应商)——产中种养业生产环节(农户或生产企业)——产后分级、包装、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消费者。
本文紧扣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主题,在有关食品供应链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食品供应链管理的基本经验,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发生的原因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解决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及目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研究内容等;第二章回顾了供应链管理、食品、食品安全等相关理论,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依据;第三章分析了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及肯德基“苏丹红”事件发生的基本状况及原因;第四章以第三章的案例为基础,分析了我国食品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探讨问题发生的根源;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第五章提出了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网-链”控制模式,并且强调食品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在食品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在此模式中有针对性的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有利于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第六章是结论,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出发,对我国食品行业安全问题现状及原因进行了专门研究,并提出具有一定操作性的对策建议,希望研究成果能对我国食品行业的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