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输卵管妊娠治疗的方法和效果,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患者病情评估的循证医学依据,进而为选择副作用最小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案制定标准。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输卵管妊娠患者病例共163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5组,其中Ⅰ组为手术切除患侧输卵管(包括腹腔镜和开腹);Ⅱ组为保守手术(包括切开取胚术和伞端胚胎挤出术);Ⅲ组为米非司酮口服联合甲氨蝶呤深部肌注法;Ⅳ组为甲氨蝶呤深部肌注法;Ⅴ组为单纯抗炎止血治疗法。以患者入院时孕周、血清β-HCG(IU/L)、经阴B超(TVS)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mm)和子宫内膜厚度(mm)为变量设定异位妊娠临床评分对各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对各组各级患者治疗成功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评分为4~5分时,Ⅲ、Ⅳ、Ⅴ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6~7分时,各组间疗效相当(p>0.05);临床评分8~9分时,Ⅰ、Ⅱ、Ⅲ组间成功率相同(p>0.05),但高于Ⅳ、Ⅴ两组(p<0.05);当>9分时,Ⅴ组成功率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0.05)。2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合用组无大于9分的患者,本组其余级别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用甲氨蝶呤组8~9分的患者疗效明显低于6~7分组(p<0.05),但与>9分组无明显差异(p>0.05);抗炎止血组当评分>9时成功率为0%。结论:1我院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可靠,但当患者的临床评分≤7分时手术疗效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故当临床评分≤7时不推荐使用手术治疗,而以药物保守治疗为更优选择。2甲氨蝶呤与米非司酮联用比单用甲氨蝶呤疗效更好,但当临床评分≤7时优势不明显,而当8~9分时选择联合用药方法比选择手术和单用甲氨蝶呤法副作用更小疗效更好。3深部肌注甲氨蝶呤法在临床评分≤7时疗效可靠,为最优选择,但当≥8分时成功率明显下降不推荐使用。4单用抗炎止血法治疗输卵管妊娠疗效尚可但须进一步严格制定选择标准并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