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批判》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期刊研究逐渐成为文学界的一大研究热点。无论是《新青年》、《小说月报》、《现代》等曾轰动文坛的代表性大型刊物,还是《新诗潮》、《人间世》、《前线》等名不见经传的小型刊物,都相继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但遗憾的是,在文学史上有着独特地位和一贯办刊传统的创造社这方面的研究还几乎空白。而对于创造社本身的研究又大多集中在前期,后期创造社及其代表刊物《文化批判》至今少有人问津。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创刊于1928 年的《文化批判》杂志,正处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向左翼文学运动过渡的关节点上,是这一文学发展、思想转变的第一见证者,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本文基于《文化批判》杂志在创造社及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试图通过对原始史料的梳理,对其进行新的评析,并对以往研究中的粗疏牵强之处做出新的解答。同时,也期望通过这一问题的考察,能为期刊研究、社团研究以及后期创造社的作家作品研究等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参照。本文主要分三个部分:一、《文化批判》:一个文学新阶段开始的标志。本文首先将《文化批判》杂志纳入到中国现代文化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强调它的出场是“负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其次通过考察《文化批判》的编辑理念、办刊方针、编辑群体及出版机制等问题,发掘《文化批判》作为革命文学运动新阶段开始的标志。大量史料证明:《文化批判》的编辑群体虽是一群籍籍无名的文学青年,但他们编辑立场鲜明,社会感应敏锐,刊物的风格内容又能积极适合读者和文化市场的需求,因此,恰逢其时地担当起从“文学革命”向“革命文学”转向的重任。同时,论文还从期刊的角度研究创造社的“转向”,发现创造社转向的“剧变”原来是与期刊的“渐变”密不可分,从而为解决创造社转向之“谜”开辟了新途径。二、《文化批判》与革命文学论争。这部分主要对以往文学史叙述中一些模糊和粗疏之处进行新的阐释。长期以来,革命文学论争的研究,由于牵扯到鲁迅而使一些问题长期被遮蔽,只停留于对论争经过的简单叙述、鲁迅正确观点的片面强调及创造社、太阳社一方态度的错误等问题上。本文在细读原始史料的基础上,发现《文化批判》是研究革命文学论争的第一手文献。不仅挑起这次论战的首篇文章《艺术与社会生活》发表在《文化批判》的创刊号上,而且第4 号还出了一期论争专号,将论争推向高潮。论文还发现两个被研究者长期忽
其他文献
这是一个影像的时代,又是一个DIY的时代。若干年前,我们还想尽办法去搞点A片来看;现在,自己拍摄成人性爱的人越来越多了。套用一句流行语:性爱录像,今天你拍了吗?    陈冠希激情一拍,留下后患无数。前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艳照门”事件,离奇曲折的情节发展堪比年度最热门电视剧,而系列艳照通过网络“光速”传播,不仅让当事人难以招架,还导致一众情场中人人心惶惶,害怕自己曾经的艳照也会有东窗事发的一日。  
张恨水是在中国新旧交替时代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新文学作家为了中国文化、文学的转型而竭力批判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时,他却凭借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反其道而行之,始终坚守中国传
诗歌发展至唐代,达到一个鼎盛时期。唐代诗歌成为诗人抒情、言志的最常用也是最直接的文学形式,作品题材和风格多样化,作者身份多元化,反应了唐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展现出时代的精神
只要正戏水平高,前戏怎样无所谓。一点前戏也没有,那男人得多大本事啊?    现在的人既聪明、也见识多了,有好多机会都能帮你免费接受房中术训练,因此,目前不KISS就“那个”的,怕也只能出现在强奸现场。有人说,做爱就是玩,会玩的人讲究前戏,名堂很多;不会玩的人,才和那老黄牛一样,只知埋头苦干,干出什么样,能不能让女人和自己都心满意足,还真两说。    ★女人都想有前戏,要前戏等于要男人的爱。    
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的“方法论顶梁柱”。本文从期待视野的内部构成和群体性异同的角度,对期待视野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本文共分为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