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我院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一般情况、病因、药物治疗等指标变化情况,为我院今后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1998年9月1日至2008年8月31日出院诊断为心衰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1)共630例心衰患者入选,平均年龄为(68.25±11.43)岁;男性占51.90%;1998年9月1日~2003年8月31日年段组(A组)和2003年9月1日~2008年8月31日年段组(B组)住院时间分别为(16.77±7.60)天、(12.07±6.40)天,P<0.05,呈逐年缩短;2个年段入院时心功能都以Ⅲ级最多(45.93%~50.53%),Ⅱ级心功能的患者有逐年递增趋势(分别为14.89%、24.66%),相反Ⅳ级心功能的患者有逐年递减趋势(分别为34.58%、29.41%)。(2)心衰病种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高血压病;其中以冠心病比例居多,占总体43.96%,10年内高血压病从12.77%升至36.20%,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由25%减至6.56%(均为P<0.0001)。(3)住院期间治疗心衰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为主,总体应用比例分别为73.97%、84.29%、48.73%,洋地黄使用率逐年下降(分别为63.83%、42.31%);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使用逐步上升,分别由A组的27.66%、41.49%升至B组的43.89%和67.87%。结论:10年来,住院心衰患者主要病因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呈现上升趋势,风湿性心脏瓣膜病逐渐降低;心衰的用药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明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