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自2007年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扩大教科书免费发放范围等政策使农村学龄儿章可以免费受到教育,农村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得到了保障,进一步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地域等方面的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不均衡,而最大的不均衡就是城乡之间的不均衡。在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中,学者们较多关注的是教育机会、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方面,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但是笔者发现,在教育机会、教育投入、办学条件等等问题都有所缓解的情况下,城乡教育发展仍然不均衡,这让人们不得不关注更深层次的原因。
笔者认为,城乡教师的文化资本上的差异是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重要因素。在城市的小学教师无论是从资格证书考核、职称评定,还是知识能力素质方面都远远高于农村教师。学生的发展需要教师,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因此,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间的教育差距,就一定要缩小城乡教师间文化资本的差异,让每一个孩子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才会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促进杜会的和谐。
本文通过对城乡教育差距拉大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教师文化资本的重要作用,对消除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的公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