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SIP协议扩展改善IMS中的QoS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19900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种通信网络发展的趋势是建立与接入无关、能被移动网络与固定网络共用的融合的核心网络,为用户提供融合的业务。基于会话起始协议的IP多媒体子系统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固网与移动网络的最终融合成为可能。如何在这种新型的网络中提供多媒体业务的QoS保障是一个关键问题。由于SIP(SIP Initial Protocol,会话起始协议)协议的简单、易扩展性,论文围绕在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中利用SIP协议扩展的QoS保障机制进行研究。   论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接着简单介绍了IMS和QoS(Quality of Service,服务质量)的基本技术,并在分析IMS中的QoS分层结构的基础上,指出了IMS中的QoS问题。接着具体介绍了SIP的呼叫流程和IMS中的SIP扩展。在以上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参考现有的一些基于SIP协议的IP网中解决多媒体通信的QoS方法,包括SIP和综合服务模型的结合,SIP和区分服务模型的结合,SIP和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多协议标签交换)的结合。分析了其中各自存在的利弊,同时参考IMS中的QoS分层结构,提出了一个IMS中基于MPLS和区分服务模型的具有端到端QoS保障的设计方案。通过对SIP协议的扩展,它还支持服务等级的区分呼叫处理。其中详细阐述了区分呼叫处理技术的实现,SIP协议扩展的实现及扩展后的SIP协议的呼叫流程。   最后,简单介绍了仿真工具NS2,并在对P-CSCF应用层的功能改善后,作者对扩展后的SIP协议在IMS中的呼叫建立延迟进行仿真测试。由于本文设计方案庞大,而个人能力和时间有限,因此主要是对UE到P-CSCF,再到UE这个过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取扩展后的SIP协议能支持服务等级的区分呼叫处理,明显改善会话建立时延,证明了SIP协议扩展在IMS网络中实现QoS的可行性。最后,对本文所作的工作和创新之处进行了总结,还具体的分析了基于SIP的IMS中影响QoS的其它因素,指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其他文献
近年来,全球通信的宽带化、无线化、个人化需求推动着无线接入的研究。由于便携式产品的发展和应用需求的迅速增长,促成了无线个域网(WPAN)技术的诞生,使无线接入的产业链日趋完
近年来我国煤矿重大火灾事故不断,伤亡和损失惨重,煤矿人员缺乏良好的培训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矿井工人安全培训成为一种非常具有实效性的避灾途径。在虚拟
交织分多址接入(IDMA)技术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之一,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为了达到高速移动下的可靠通信,移动通信系统中必须采用信道编码技术以进一
在移动通信蓬勃发展的今天,超宽带技术由于具有传输速率高,功耗低,安全性好,抗多径能力强以及成本廉等优点越来越收到广泛的重视。超宽带系统利用纳秒至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带脉冲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煤矿井下的应用是当前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热点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井下的分布量较大,电池供电的传感器节点因能源有限、能耗大而死亡率很高,传感器节
说话人识别作为生物认证技术的一种,是根据语音波形中反映说话人生理和行为特征的语音参数,自动鉴别说话人身份的一项技术。说话人识别技术以其独特的方便性、经济性和准确性
无线Mesh网络(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无线网状网或无线网格网)被称为“因特网的无线版本”,它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成为构建B3G/4G的潜在技术之一,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种
现代无线通信系统的多功能化以及超宽带使得可重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可重构天线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动态地改变天线工作结构使得其工作特性发生改变,比一般的天线更具实用
声发射检测技术是一种通过瞬态弹性波记录材料内部振动变化的无损检测技术,具有实时性、适用性、广泛性等特点,适合材料形变、管道泄漏检测、容器压力检验等多方面的研究。声
未来网络正向着多网融合和全IP方向发展,作为其重要功能的移动性管理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独立于接入技术,基于IP,支持QoS和安全,支持移动性。移动性管理是指移动通信网中用户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