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离退休人员是一个比较集中的群体,呈现出人员规模大、经济收入较高、空巢率高、分布较为集中以及有一定的组织保障等特点,此类群体在退休后,由于生活圈子、生活内容、生活方式等巨大转变,一些人不能很快适应这种急剧变化,于是出现安全感的丧失或惶恐心理;同时,由于社会角色改变,职业角色消退,权力影响力下降,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地位,生活的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再加上儿女都成家立业忙碌于各自工作以及小家庭而疏于对他们的关照。虽然党和国家给予这群特殊的群体越来越多的关照,但是涉及到的具体生活、身体健康、情感需求等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本文所探讨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例,其离退休人员养老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学校辅助养老相结合的方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研哈工大离退休人员的生活现状,通过对养老意愿、养老方式等问题的调查,利用SPSS软件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发现在高校照顾养老方面,高校资源整合与协调不到位,养老服务途径单一,社会化养老服务缓慢;在家庭养老方面,依靠子女照顾这种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无法维持;在社区照顾养老方面,政府部门应履行的指导、监督、财政支持等职责有所欠缺,高校离退休人员对社区养老观念淡漠,缺乏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团队。结合理论与实际调查,本文提出如下建议:发挥政府政策在高校养老工作中的管理效能,完善高校养老相关法律法规,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校养老行业;进一步完善高校离退休人员居家养老方式,加强离退休人员家庭养老能力建设,建立困难职工家庭养老专项基金;推进哈工大离退休人员社区养老方式,拓展高校离退休人员社区养老多元化,提升社区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积极探索并建立哈工大离退休人员机构养老方式,加强社会养老机构建设,建立高端机构养老服务模式;加强高校养老事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提升高校养老财政投入,加强建设高校的养老硬件设施,打造高校离退休人员新型专业化养老模式,以此促进高校更好地应对老龄社会的冲击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