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理施用硫脲,研究其施用对土壤性质和作物的影响,不仅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有良好的社会和生态环境效益。本论文着眼于此,在研究了硫脲与尿素配施对土壤氮素转化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有关硫脲与尿素配施所引起的土壤pH值和Cu,Mn,Zn,Al的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动态变化情况,然后通过硫脲与尿素配施的花生和玉米的苗期实验,研究了其对花生和玉米苗期的生态毒理效应,具体包括其对苗期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植物体内Cu,Mn,Fe,Zn等金属离子含量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对花生和玉米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硫脲与尿素配施时,低浓度硫脲范围内,土壤pH值会逐渐下降,造成土壤的酸化,但当硫脲浓度达到5.0 mmol·kg-1土时,能有效控制土壤的酸化。硫脲对土壤中NO3--N的浓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在没有硫脲存在下NH4+-N向NO3--N顺利转化。土壤中Cu的金属有效态含量较稳定,几乎不受硫脲浓度的影响。Mn的金属有效态含量随着硫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Zn,Al的金属有效态含量随着硫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2.对于花生苗期来说,低浓度硫脲能促进花生的生长,当硫脲浓度到达到5.0mmol·kg-1土后,对花生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花生苗植株叶中的Mn元素的金属有效态含量随硫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受害症状反映出其毒害来源于Mn毒,具体表现为花生苗须根的减少和根尖损伤。过量的锰阻碍了花生对铁的吸收,使花生叶片中铁含量下降,叶片表现出失绿症状,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低浓度硫脲能促进花生苗的SOD,POD和CAT活性,且其活性随着硫脲浓度的增大而升高,MDA含量随着硫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是,当硫脲浓度达到5.0mmol·kg-1土时,3种酶活性明显降低,且MDA含量显著上升,说明此时硫脲已经对花生产生了明显的毒害作用。3.对于玉米苗期来说,其幼苗对土壤中硫脲的浓度较为敏感,低浓度硫脲(1.0-2.5 mmol·kg-1土)就能轻微抑制玉米的生长,当硫脲浓度达到5.0 mmol·kg-1土时,玉米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在4种不同硫脲水平处理条件下,玉米体内的Cu,Zn的金属有效态含量变化不大,但Mn,Fe的金属有效态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异,Mn离子含量随硫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而Fe的金属有效态含量随硫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高浓度的硫脲影响了玉米苗对铁的吸收,从而影响了叶绿素的合成,造成高浓度硫脲种植条件下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的降低。低浓度硫脲(1.0-2.5 mmol·kg-1土)种植能使玉米叶片中SOD,POD和CAT的活性略有降低,当硫脲浓度达到5.0mmol·kg-1土时,玉米受到明显胁迫作用,叶片MAD含量明显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