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国企业频繁进入国际市场,影响力与日俱增,而且表现出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渐进国际化发展,国际化速度较高;对外直接投资进入的国家包括较多的发达国家,涉及的区域范围广泛,与我国的文化制度等的距离较大;并且表现出扩张过程的不规律型,出现某个年份井喷式的扩张,之后就会平息很久。这些现象和企业绩效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中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什么特点可以使企业实现更高的效益,获取更多的技术管理知识,是困扰很多企业家和实践者的重要问题。本文从过程与情境的双重视角出发,研究了国际化过程的特征和中国企业特殊情境下,国际化战略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本文选取2009-2013年五年内203家中国企业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国际化速度、范围、节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政府参与和附加文化距离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使用了目前国际企业管理领域的前沿——附加距离这一构念,从动态视角刻画企业进行国际化扩张时所面临的新增加的环境复杂性。结合新兴经济体的研究新动态,综合制度理论的研究进展,充分考察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政府参与的作用,解释了中国新兴经济体特殊情境下对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影响。同时本文从动态的角度分析中国企业国际化战略与绩效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对企业国际化程度的静态度量,将国际企业的研究推向更深层次,深入分析中国企业达到目前的国际化态势的动态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中国企业未来国际化战略实施提供指导。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行为进行评价,对于企业如何进行国际化的战略部署提供指导,平衡企业的内外资源,综合考虑各种环境因素,把握市场机会,获得海外的资本、技术、管理知识等,从而促进我国企业的纵深发展,帮助企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国际化,提高我国企业国际发展的综合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