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公立医院实施改革之前,我国公立医院在缺少竞争压力的环境之中运行,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医疗活动,其医疗行为和服务都是缺乏效率和动力的。为了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推行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引进市场经济体制,使得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在提供数量上和运行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由于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管措施不到位,公立医院也暴露出了公平性和反应性差的问题,而公益性质也正逐渐淡化。很多医院只看重经济利益,忽视了患者的心声,把医院的本职工作抛之脑后,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不理不顾。这些问题都是当前新医改所要解决的。随着2009年《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公布,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重新重视医院的公益性。那么在新医改的背景下,公立医院应如何进行自身的发展,又应如何平衡医院经营效率和维护公益性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从医院本身的管理上着手,全面了解医院的组织架构、运营方式和绩效管理模式。医院绩效评价体系不仅仅是作为一个监管制度和管理系统,也不仅是医院完成自我监督、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它己经成为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医院实施战略管理新的管理工具。因此,本文将从绩效管理这个概念入手,研究国内外医院绩效管理的发展情况,分析医院现行的绩效管理,寻找适合医院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医院的绩效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使医院领导不仅是在战术上的管理,而是站在更高的层面即战略的高度去管理医院,完善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而提出平衡计分卡在医院的应用,使医院在绩效评价过程中不仅关注财务性指标,还要关注一些如患者角度,流程角度,自身学习成长角度的评价指标,提高医院运营效率,满足社会对公立医院的期望与要求。其次,从平衡计分卡的四个层面,即财务层面、患者层面、内部流程层面和学习成长层面分别选取适合医院的不同绩效评价指标,通过德尔菲法的运用,参考大量的文献资料,再结合国内外医院的实施平衡计分卡的具体指标,从而选取出作为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最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之后应用可以将定性指标定量化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最终设计出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公立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我省某公立医院为例,分析平衡计分卡应用的基本情况及成果。本文的研究虽然不是最新提出的,但平衡计分卡在我国公立医院运用的情况不是很多,通过设计方法的详细阐述,将对该医院制定战略目标、规范医院管理具有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对于同样背景下的医疗机构改进绩效管理也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