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上市公司存活性分析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131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从建立股市以来,不论是深市还是沪市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股市的波动性特别大,而且,牛市的持续时间特别短,熊市的时间特别长。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十几年来,我国股市的培育发展太快,现在在深、沪两市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有1316家,而美国股市发展到同等规模花了近一百年的时间,一个更加让人回味的东西是我国股市在这十几年来大起大落的频率也和美国股市近一百年大幅波动的频率相当。在深沪两市股票的起起伏伏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呢?我们就想到我国在建立股市之初,其原因是我们国家靠财政收入或优惠政策已经难以拉动国有企业这架大车了,政府必须寻找一个新的融资平台为国有企业不断输血,于是我国股票市场的建立就成为成为大型国有企业新的输血源。尽管政府这种构思的初衷本不坏,但真正执行起来时,就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由于国家是通过按照地域来计划分配上市公司指标,于是很多地方政府就会以“丑女先嫁”的原则将本地区经营不好的企业先包装上市。再加上我国股市还存在许多制度上的缺陷,如:缺乏卖空机制和做市商制度等等,这种种原因都为我国的股市的健康发展造成障碍。现在,我国已有许多的学者从我国经济的微观和宏观层面来研究股市。 有些学者对A股、B股及H股公司发行前后的经营业绩进行了比较研究,还有一些学者对影响股票长期业绩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试图找到影响我国股市大幅波动的原因。但对上市公司股票存活性进行研究的有关文献却不多,因此,本文利用多元回归试图找到可能影响上市公司存活性反应的预后因子(prognosticfactors),然后利用COX(1972)提出的比例危险模型(ProportionalHazardsModel,PHM)来预测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票在交易所的存活期(time-to-failure)。本文在研究变量的选取中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文献,如:IPOs上市时的初始报酬、上市活跃度、深市的市场大盘景气水平、成立年数等等。然而,由于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是由国有企业改制而来,因此,本文特意选取上市公司国有持股比例作为研究因素之一。另外,目前在深、沪证券交易所退市的公司都是在1997年之前上市的公司,因此,本文是以1992年6月至1997年7月间首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深圳136家新上市公司股票样本进行分析,观察样本截至2004年6月底,共计10家已终止上市,126家依旧存活于证券交易所挂牌买卖。本文实证结果发现:IPOs上市时的初始报酬、上市活跃度及深市的市场大盘景气水平与上市后存活性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解释上市存活能力的变量,COX的比例危险模型对股票存活预测的正确区分能力达71.3%。
其他文献
业务招待费是企业在正常的商业活动中,为了企业经营管理业务的需要而支付的各种应酬费用.税法规定对于业务招待费实行双层限额低者作为扣除数,因此对于业务招待费的税务管理
本论文首先对西方各学派货币政策中利率机制的理论进行综述,阐明货币政策中利率传导机制和利率对经济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讨论从中央银行操作层面上的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传导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拥有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资本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起来.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历史背景,在设立股票市场之初,管理层本着试点的原则,将占比重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