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成败及并发症的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受人工晶体(IOL)本身因素的影响,其中生物相容性问题受到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为了寻求一种生物相容性好的IOL,本课题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的IOL进行表面修饰,得到不同表面修饰的IOL。通过体内长期植入实验和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观察修饰IOL的生物相容性。 第一部分 氟-肝素表面修饰人工晶体的实验研究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硬质IOL材料是PMMA,它植入眼内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免疫排斥反应,导致临床上并发症的出现,影响术后远期视力的恢复。为了减少IOL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必须提高PMMA IOL的生物相容性。本实验采用载能离子束联合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PMMA材料的IOL进行表面氟离子处理联合肝素表面修饰,得到氟—肝素表面双重修饰的IOL。体外实验已证实修饰后IOL的生物相容性得到提高,为过渡于临床研究,选用接近于人类的非人灵长类动物猕猴进行IOL植入的长期实验,并选用Pharmacia肝素修饰的人工晶体(HSM IOL)作对照。 20只猕猴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2只猕猴,不进行手术;对照组1,5只猕猴,10只眼,行晶状体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ECCE+IOL),植入未修饰的PMMA IOL;对照组2,3只猕猴,6只眼,施行ECCE+IOL,植入HSM IOL;实验组1,5只猕猴,10只眼,施行ECCE+IOL,植入氟-肝素修饰的3.5×1014ions/cm2IOL;实验组2,5只猕猴,10只眼,施行ECCE+IOL,植入氟-肝素修饰的6.0×1014ions/cm2IOL。于术后15、30、60、90、180、360天在全麻下行裂隙灯眼前节检查,观察角膜水肿、前房渗出、后囊混浊形成情况;检眼镜检查眼底;修兹氏压陷式眼压计测量眼压。于术后不同时期透明角膜行前房穿刺抽取房水,作房水细胞计数;使用ELISA方法检测房水中sIL-2R的水平:放射免疫方法检测房水中TNF-α的含量。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术后180天眼内不同组织进行IL-2Rα的蛋白检测;原位杂交方法对术后180天眼内不同组织进行TNF-α和IL-2 mRNA的基因表达检测。利用计算计图像分析,对术后360天人工晶体表面粘附细胞进行分析。并对术后180天、360天的眼球进行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光镜的观察。实验结果使用SAS软件包进行秩和检验和方差分析。 结果如下: 1.角膜水肿:术后15天最明显,随时间延长而减轻乃至消失,对照组与实验组无差异。 2.前房渗出:术后15天最严重,以后逐渐减轻,术后90天前房渗出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