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现场教学,是将学生置于学校课堂外的学习环境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兴趣点、注意力为出发点,凭借教学经验,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场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也是对室内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将课堂上的泛、乏、空的教学内容,逐渐延伸为具体化、形象化的优势。美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美术教学的目的之一”。而上好美术鉴赏课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初中美术“欣赏·评述”板块往往是中学美术授课中容易忽视的一部分,然而中学生在这一阶段实际上是最容易接受知识的。他们区别于小学阶段的懵懂和高中阶段的刻板,正是思维开放,能够在引导下主动学习的年纪。本文将现场教学模式放入了中学美术教学中,结合地域特点,以传统鉴赏课为课例、重庆大足石刻为现场教学场所,通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探究,深入发现并反思鉴赏课领域下,现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教学建议,为日后该领域的实践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进一步完善现场教学在实际中的运用。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针对问题的提出,以及对国内外现场教学理论的研究认识,并对中学美术鉴赏课现场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分析。既然本文已经是在探讨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下的课堂,因此,相应的课程目标也要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需要在此整体基础上有更为具体且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第二部分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将现场教学模式下的中学美术鉴赏课作为实证案例,具体对象为大足石刻的鉴赏。本部分涉及的主要问题是:“为什么要重视相关的鉴赏教学、美术鉴赏课的现场教学要素分析。其次,则是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的相关分析。本章节选择了湘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下册《用雕塑记录时光》一课作为现场教学的具体课例,针对教学侧重点的不同进行实际课例分析,发现现场教学模式下的中学美术鉴赏课具有:课前准备、资料搜集、学生组织及如何顺利开展学习等问题。第三部分则是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并结合对国内外相关领域问题的分析,笔者对中学美术传统鉴赏课现场教学存在的问题原因和教学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如何巧设提问,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行对话的编创、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及聆听、怎么对整体课堂结构进行把握和学生具体的能力培养。针对已发现的明显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优化现场教学在实际课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