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而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一直是农业国际贸易研究中的热门话题。在中国,有学者对全国范围的农产品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而中国各个地域的农业生产条件由于地理差异而差别巨大,最终导致了各地农产品比较优势的不同。另一方面,农产品比较优势是否与对外贸易的实际绩效一致,一致或不一致的原因何在,而几乎没有学者关注于此并作相应研究。 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的不足,本论文对河北省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作了测算与实证分析,并分别与其历年的对外贸易绩效的匹配状况进行了分析。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发挥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对策建议。 全文分为引言和四个章节。 引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归纳了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和农产品比较优势研究的实证分析方法及相关文献,简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第一章介绍了WTO农业协议规则的基本原则与内容,中国农业开放的承诺及加入WTO后中国农业及贸易政策上的调整,并分析了河北省历年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总量和商品结构,并与全国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对比。 第二章阐析了国际贸易中有关比较优势论的发展及其内涵,同时重点阐述了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主要内容和成果,并将其与传统贸易理论进行对比。并介绍评述了几种主要的农产品比较优势实证分析方法。 第三章采用国内资源成本法对河北省稻谷、玉米、小麦、大豆、花生、苹果、梨和蔬菜共8种主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作了测算与分析,说明了其数字来源与技术处理方法。并分别对上述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其对外贸易的实际绩效进行了对照分析。 第四章从如何发挥河北省农产品的比较优势,以及如何促进农产品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就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产业化组织、完善贸易服务体系与利用支持政策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