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系统导致肺部血液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症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羊水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细菌栓塞、肿瘤栓塞、空气栓塞等,PTE是肺栓塞最常见的类型,引起肺栓塞发生的栓子有多种,99%是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通常在临床上将这类肺血栓栓塞症,简称肺栓塞。PTE发病急,临床症状不典型,常以晕厥、低血压或休克、呼吸急促、胸痛或胸闷、发热为主。具有发病率高、误诊率高、死亡率高、诊断率低的特点。急性肺栓塞是继肿瘤、心肌梗塞后的第三大死亡原因。因此,早期识别高危患者是降低肺栓塞死亡率的关键步骤。血清肌钙蛋白在肺栓塞患者的严重程度分级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肺血栓栓塞患者,肺动脉压的升高引起心肌损伤,而肌钙蛋白是极少部分心肌受损时即能在血液中表现出来的血清标记物,具有很好的灵敏度和专一性。肺栓塞患者微小的心肌损伤均会造成肌钙蛋白的升高。但应用肌钙蛋白来反映肺栓塞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研究甚少。 目的:生活质量作为一个临床指标在疾病的管理中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以往研究肌钙蛋白与肺栓塞预后关系的文献较多,但应用肌钙蛋白来反映肺栓塞患者愈后的生活质量,迄今为止,研究甚少。与以前研究的不一样的是,本研究把生活质量与血清肌钙蛋白值联系在一起,试图通过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钙蛋白值的测定,把患者分为肌钙蛋白阴性及肌钙蛋白阳性两组,通过对治愈出院的确诊肺栓塞患者的问卷调查,了解肺栓塞患者出院后的一般生活情况,并应用国际上公认的、对调查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信度以及效度的健康调查量表(the MOS36 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分析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出院1-2年间的生活质量,为今后针对肺血栓栓塞患者的健康教育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一定的依据。 对象和方法:选取2012年1月一2013年8月间在呼吸内科住院确诊的200例肺血栓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选标准,对其中80名患者进行愈后健康生活质量的普通电话问卷调查测评。调查内容包括:人群的一般情况以及应用生活质量调查量表(SF-36量表)、抑郁焦虑评定表(贝克-抑郁量表、状态-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取得的资料利用Excel表建立一个数据库,用 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进而了解血清肌钙蛋白值与肺栓塞患者愈后生活质量的关系。 研究结果: 1.80例PTE患者中,女性患者为35例,占44%。男性患者为45例,占56%。其中;21~30岁5例,占6.2%;31~40岁8例,占10%;41~50岁13例,占16.2%;51~60岁18例,占22.5%;61~70岁20例,占27.5%;71~80岁13例,占16.25%;81岁以上3例,占3.75%。全部患者平均年龄56.76岁,中间男性病人平均年龄50.32岁,女性病人平均年龄66岁。 2.躯体健康总评:P=0.855 P>0.05,说明两组在躯体健康改善方面无显著差异,精神健康总评:P<0.01,说明两组在精神健康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 3.阳性组较阴性组有明显焦虑抑郁。 结论: 1.肌钙蛋白测值的高低与肺栓塞患者的愈后生活质量相关,用生活质量量表对愈后的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可以从侧面了解愈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状况。 2.告知肺栓塞患者时,应努力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注重愈后机能康复和心理康复,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支持系统,使其能正确对待疾病,减少不良情绪且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一定程度上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