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第三代犹太作家代表,他以严肃的文学态度、独特的写作方式和丰富的创作视角与辛格、马拉默德、索尔·贝娄等犹太作家齐名。其29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美国犹太人形象。在双重文化语境中,其小说人物或产生身份认同困惑,或欲望膨胀而生存异化,或受到政治权力的迫害,他们无疑是文化与政治的“受害者”。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正是罗斯小说中的“受害者”形象。本论文在整体上把握罗斯三个创作阶段小说中的“受害者”形象,同时结合作家身份认同及文化思考,通过文本细读,探源罗斯小说中“受害者”形象的流变,并发掘“受害者”形象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启示。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双重文化夹击下的‘受害者’形象”,以罗斯1959—1997年三个阶段的小说为对象,采用文本细读与形象学研究方法,透视罗斯笔下在“双重文化夹击”下的三种“受害者”形象:即文化身份迷失的“受害者”、欲望膨胀而生存异化的“受害者”、权力话语下的政治“受害者”,以之审视其创作在美国犹太人形象塑造上的独特贡献。第二章“身份自认与文化反思中的‘受害者’形象探源”,透过罗斯的身份认知与文化取舍,挖掘“受害者”形象的成因,揭示“受害者”形象来源于罗斯对犹太文化的继承、对美国文化的取舍以及对美国犹太人遭遇战争、缺乏信仰、生存异化的生存现状的反思。第三章“反思传统后的文化超越与远离‘受害’的追寻”,以罗斯2000年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罗斯对犹太文化的超越,并以在苦难中完成自我超越的“受害者”形象,展现罗斯对历史的反思、对生命的叩问,并得出罗斯以回归自然和审美的方式实现生命的回归和超越并进入远离“受害”、坦然无畏的诗意栖居的生存之思。本论文运用形象学、发生学、文化学等方法,采用福柯的权力理论、丹尼尔贝尔和马尔库塞的批评社会学理论,结合罗斯个人经历及时代特征,探察出罗斯小说中“受害者”形象的特点与成因,揭示了“受害者”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