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文化语境中菲利普·罗斯小说“受害者”形象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菲利普·罗斯是美国第三代犹太作家代表,他以严肃的文学态度、独特的写作方式和丰富的创作视角与辛格、马拉默德、索尔·贝娄等犹太作家齐名。其29部长篇小说塑造了众多美国犹太人形象。在双重文化语境中,其小说人物或产生身份认同困惑,或欲望膨胀而生存异化,或受到政治权力的迫害,他们无疑是文化与政治的“受害者”。本论文所要研究的正是罗斯小说中的“受害者”形象。本论文在整体上把握罗斯三个创作阶段小说中的“受害者”形象,同时结合作家身份认同及文化思考,通过文本细读,探源罗斯小说中“受害者”形象的流变,并发掘“受害者”形象所蕴藏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启示。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双重文化夹击下的‘受害者’形象”,以罗斯1959—1997年三个阶段的小说为对象,采用文本细读与形象学研究方法,透视罗斯笔下在“双重文化夹击”下的三种“受害者”形象:即文化身份迷失的“受害者”、欲望膨胀而生存异化的“受害者”、权力话语下的政治“受害者”,以之审视其创作在美国犹太人形象塑造上的独特贡献。第二章“身份自认与文化反思中的‘受害者’形象探源”,透过罗斯的身份认知与文化取舍,挖掘“受害者”形象的成因,揭示“受害者”形象来源于罗斯对犹太文化的继承、对美国文化的取舍以及对美国犹太人遭遇战争、缺乏信仰、生存异化的生存现状的反思。第三章“反思传统后的文化超越与远离‘受害’的追寻”,以罗斯2000年后的小说为研究对象,分析罗斯对犹太文化的超越,并以在苦难中完成自我超越的“受害者”形象,展现罗斯对历史的反思、对生命的叩问,并得出罗斯以回归自然和审美的方式实现生命的回归和超越并进入远离“受害”、坦然无畏的诗意栖居的生存之思。本论文运用形象学、发生学、文化学等方法,采用福柯的权力理论、丹尼尔贝尔和马尔库塞的批评社会学理论,结合罗斯个人经历及时代特征,探察出罗斯小说中“受害者”形象的特点与成因,揭示了“受害者”形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思想深意。
其他文献
讨论当前云计算体系结构及其应用,针对云计算的体系结构及应用实例,剖析其背后的技术含义以及当前云计算平台所采用的实现方法,探讨实现云计算的技术方案。
研究背景癫痫(epilepsy)是一种大脑神经元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的,以反复痫样发作(seizure)为特征的临床症候群,是常见的神经系统慢性疾病。惊厥以强直或阵挛等骨骼肌运动性发
“前”“后”作为一组反向方位词存在着对称与不对称的现象。文章以“前”“后”为研究对象,以标记理论为指导,首先,考察“前”“后”在词语层面的对称和不对称现象,以标记理
随着我国水利水电事业的蓬勃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的数量也日益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移民数量已经高达2500多万,移民问题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关于政策趋同的研究是公共政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目前已得到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学者的持续关注。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西方学术界涌现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文献,但我国学
目的:研究颅骨缝与大脑皮层表面的位置关系,进而利用颅骨缝的位置进行神经外科开颅手术定位。方法:用成人尸头10具经行解剖研究,保留颅骨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鳞状缝以及颞
目的:分析比较半髋关节置换术与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10年1
以樱桃核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OH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制备樱桃核抗氧化多肽工艺。结果表明,5%的樱桃核蛋白液在超声波功率170 W,
电影的空间意识是电影思维的一个基本内容,是电影研究的一个核心概念。本文试图以行定勋导演的电影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借鉴已有的电影史和电影理论中的研究成果,结合电影美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进入我国教育界的视野已5年有余。许多高校的微课建设欣欣向荣,普通农学院校的化学课堂也受到了微课的影响,原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正经受着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