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SSR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茶橙瘿螨、日灼病和炭疽病抗性QTL的定位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dextersk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 kuntze]的原产地,在长期栽培利用过程中,经过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了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近年来,茶树的进化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变异特点、基因组结构及功能基因克隆等分子生物学研究日益深入。其中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茶树育种,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并展开数量性状的QTL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QTL)定位和相关功能基因的发掘是茶树分子育种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以茶树人工杂交花瓣授粉法构建茶树F1代作图群体,基于微
其他文献
滨梅(Prunus maritima Mar.)属蔷薇科李属落叶灌木,原产美国东北部。该树种适应性与抗逆性强;花大而密;果实颜色变化丰富而且酸甜可口,可广泛应用于园林观赏绿化和生态保护等多
二十一世纪的全球农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为满足人口的增长需要不断增加粮食产量,二是在不断增加粮食产量的同时需要应对水资源的日益减少。覆膜或覆草旱种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具有明显的节水效果。但对于在不同旱种方式下水稻品质形成特点的研究很少,在旱种条件下产量和稻米品质形成的生理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粳稻镇稻88、籼稻扬稻6号和杂交籼稻汕优63为材料,进行裸地旱种(NM),地膜覆盖旱种(PM
甲烷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对全球变暖起重要作用。稻田是甲烷主要排放源,控制稻田甲烷排放对全球气候环境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水稻品种是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因素,但是关于水稻品种演进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仍不是十分清楚。本研究选取江苏省近60年来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12个中粳水稻品种为材料,依据种植推广年代结合株型和基因型将其分为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和2000年以后6
该试验采用三种不同浓度0mg/L、100mg/L、400mg/L分别对中熟品种桂糖15号(G15)和早熟品种新台糖20号(ROC20)在不种前进行24小时浸种处理,在不同时期观察主要农艺性状 ,抽样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