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文坛上的领军人物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此外,她还斩获多项大奖:美国国家书评奖(1977年),普利策小说奖(1988年),美国国家人文奖章(2000年)等。从1970年发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至2012年5月发表的《家》,莫里森共发表了十部小说。其每一部小说的发表,都引起学者的极大关注,并获得媒体和读者们的广泛好评。创伤理论的研究始于19世纪,原用于医学方面的研究,后来延伸到文学、哲学、社会学等研究领域。创伤不仅指身体方面的伤害,也指因受到来自外界影响而造成的心理、精神等的伤害。文学研究上,创伤的种类可分为历史创伤、种族创伤、文化创伤、心理创伤等。莫里森的小说塑造了不同时期鲜明的黑人形象以反映在奴隶制、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美国白人主流文化等的压迫下美国黑人们的艰难生存处境,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展示了黑人女性的真实生活现状和表达了对黑人女性遭遇的同情,完整地展现了黑人女性这一受创主体。本文通过文本细读,以创伤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莫里森作品中的女性创伤表现,主要从历史创伤、文化创伤和心理创伤入手,揭示黑人女性是如何受到创伤的,并针对不同表现形式的创伤为黑人女性走出创伤提供疗伤之道。本文一方面旨在拓展了莫里森作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更深入的挖掘其作品中的艺术造诣。另一方面是从跨学科的角度对莫里森的作品进行解读,为读者提供对莫里森的作品新的解读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