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风险护理干预的最佳证据总结及实证研究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huang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检索、评价国内外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风险干预的相关证据,并进行整合与汇总,形成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风险干预最佳证据,为临床护理人员对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的干预提供循证依据。2.将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风险的最佳证据在临床进行证据转化,比较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的差距,分析障碍因素,减少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人员应用循证实践证据的积极性。方法:1.系统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关于脑卒中患者居家跌倒的相关证据,文献类型包括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规范。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9月31日。由经过培训的两名研究员进行质量评价和证据整合,对符合质量要求文献中的证据进行归纳整合。2.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内容分析法探索试点科室对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管理的现状及实施循证证据转化的态度。通过对山西省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进行访谈,并结合质性分析结果制定7条审查标准,在试点科室实施基于循证的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预防护理干预措施,通过审查标准确定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的差距,并分析障碍因素。结果:1.本研究证据总结部分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指南5篇、最佳实践建议1篇、系统评价5篇、指导规范1篇、循证意见书1篇。最终形成包括评估、健康教育、日常活动、家庭环境4个方面共16条证据。2.本研究通过项目审查,明确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风险护理干预的临床实践与最佳证据存在差距。审查小组确定每条审查标准的执行情况,2条审查标准为优秀(超过75%)、5条审查标准中等(50%-75%)和0条较低(低于50%)。依据执行情况,审查小组确定护士缺乏对卒中后出院患者跌倒风险的防范意识;社区医院功能不完善,患者不能得到连续的护理服务;正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措施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对家庭环境对跌倒的影响不明确,健康宣教不精准四条障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结论:1.本研究基于循证护理实践,整合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卒中后患者居家跌倒风险干预的措施,指导临床护士准确识别高风险跌倒患者,为正确科学的管理卒中后患者跌倒事件提供了循证依据。2.通过质性访谈和分析障碍因素并提出对策的过程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推进了循证证据在临床的证据转化,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卒中患者居家跌倒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明确照护转移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初步构建ICU过渡期护理照护转移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并进行信效度检验,从而帮助护理管理者和临床护士对护理照护转移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测,为实现护理质量的科学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1.经过查阅文献并结合专家访谈,以三维质量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条目池。2.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Delphi)对指标进行反复筛选和修改,直至专家意见达成
目的:1.调查COPD患者MCI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2.划分COPD患者MCI风险等级。方法:1.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在山西省太原市某两所三甲医院呼吸科、老年科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的符合纳排标准的COPD患者,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 CA)北京版、社会功能活动问卷(FAQ)、临床痴呆量表(CDR)评估COPD患者是否发生MCI。将COPD患者分为轻度认知障碍(M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现状及需求,明确IKAP护理干预方案,探讨该护理干预方案对COPD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影响,以此提高患者疾病管理能力、促进其健康行为,帮助患者更好地从医院过渡到家庭,改善其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通过现状调查法掌握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现状及健康指导需求信息;通过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法构建基于IKAP模式的COPD患者护理干预方案;通过实证研究验证
目的:1.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指南、专家咨询,结合导师及专家丰富地临床经验,运用护理程序,构建压力性损伤患者整体干预方案。旨在以伤口评估三角为理论基础框架,构建整体干预方案。2.以伤口评估三角为理论基础框架,构建整体干预方案,对压力性损伤患者实施延续性评估管理。3.运用新的伤口评估工具方法—伤口评估三角,来指导3期及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实践。4.对3期以上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延续护理,以期能够综
目的:本研究旨在以格林模式为理论框架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评估ICU护士的人工气道气囊管理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和教育培训需求现状。针对问卷结果分析目前护士在气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原因制定干预培训计划且进行效果评价,以此来提高ICU护士的气囊管理相关知识掌握水平及行为依从性,降低因气囊管理不善给患者造成的不必要伤害,进一步保障患者安全。方法:1.设计问卷:查阅文献,以格林模式为理论依据,构建
目的:1.调查住院脑卒中患者并发吞咽受损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2.以“吞咽受损”护理诊断链接的护理结局,及其结局所链接的措施为理论框架,构建系统、规范的NNN-链接护理方案,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较,评价“吞咽受损”的NNN-链接在住院脑卒中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1.调查研究: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性别、年龄、卒中类型、病程等)及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2
目的:对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 Resilience Scale,EMSRS)进行汉化并检验中文版量表的适用性。方法:获得原作者授权后,对EMSRS进行翻译修正。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急救中心252名急救人员进行中文版量表调查并进行条目的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急救医疗服务心理弹性量表为6个维度共31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共选择
目的:通过质性研究了解颅内动脉瘤患者照顾者的照顾体验,深入了解照顾者照顾负担情况,为量性研究照顾者负担水平及影响因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量性研究详细分析影响颅内动脉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的主要因素,旨在降低颅内动脉瘤患者照顾者照顾负担水平,提高照顾者照顾技能,促进颅内动脉瘤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方法:(1)2020年3月—2020年4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12名颅内动脉瘤患者
目的:通过对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患者早期积极心理干预的初步应用,探讨早期积极心理干预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以及对131Ⅰ治疗患者的抑郁、焦虑、癌因性疲乏和积极率的影响,为核医学科临床心理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为类实验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核医学科分化型甲状腺癌131Ⅰ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干预组(N=40)和对照组(N=40)。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
目的:1.制订适用于冠心病合并负性情绪患者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治疗方案。2.通过临床应用,评价干预方案的效果,为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负性情绪提供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方法:1.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方案的制订基于认知行为疗法技术,融合双心医学和心脏康复的理念,建立研究小组。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临床调研、专家小组会议等形式制订适用于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智能化心身调节系统辅助方案。2.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