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投资者对开放式基金的购买需求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这直接促进了相关学者和基金从业人员对基金业绩评价的研究。对基金业绩准确客观的评价在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这方面研究的重点则主要集中在基金择时能力和选股能力上。择时能力体现了基金经理对股市行情的整体把握,根据对行情的预判,选择进入市场或者退出市场、增加或者减少投资风险资产的比重并相应调整无风险资产的比重,面对市场形势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的仓位以最大化提高投资收益、降低投资损失。文章对我国2014年到2018年五年间符合条件的223只开放式股票型基金的择时能力进行研究,运用H-M择时能力评价模型对样本基金的择时能力的正负值进行检测,得到52只具有正择时能力的样本基金。实证回归的结果表明223只基金中大部分基金的择时能力是负的,只有少数基金择时能力为正,而且择时能力的显著性不高。在实证结果的基础上,对具有择时能力的52只基金进行做更深入的分析。首先,根据H-M评价模型构建基金择时能力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出每一只具有择时能力基金的择时能力系数值γ,从而可以比较不同基金择时能力的大小。其次,根据计算得到的基金择时能力系数值Y,分析基金的收益水平、规模大小与择时能力之间的关系,探究影响基金择时能力的因素。研究发现,样本基金的各类收益指标与择时能力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择时能力与基金的规模之间则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关系。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给出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在基金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基金管理费率设置和基金经理约束机制等方面给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