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训练特征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文秀作为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从第一次参加田径世锦赛取得61.61米的成绩到在北京奥运会以74.32米的成绩为中国代表团取得一枚铜牌,这样的成长过程让人惊叹,而在伦敦奥运会备战周期,张文秀在个人成绩上又取得了极大的突破,最好成绩达到76.99米,在个人水平达到了新层次的同时,为我国的链球运动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张文秀在运动成绩上能够一直不断进步,这必然与她的链球训练过程是密不可分的。而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训练,更是为我国女子链球运动员的训练起到了指引的作用。本研究希望通过对我国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过程中的训练安排特征,素质训练特征,技术训练特征,技术特征,机能特征和心理训练特征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帮助我们了解和认识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张文秀在比赛备战中的训练特点和规律,为我国女子链球项目的训练提出合理的建议。同时,本研究这也有助于教练员进一步认识链球训练规律,为今后的链球训练比赛工作提供借鉴和帮助,为提升我国女子链球水平发挥作用。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传统周期训练模式(大周期Ⅰ与大周期Ⅱ)+板块周期训练模式(以一周作为一个训练板块组合起来的赛练结合期)是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的训练安排特征,这样的训练安排较为科学合理,体现了完成竞赛目标的主次分明和国内外比赛的兼顾。(2)训练2天,调整1天,整合能力1天的2+1+1的素质训练模式,整个备战周期融入防伤控伤训练,提高专项素质训练内容合理性是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的素质训练特征。这一阶段的素质训练切实的打牢了张文秀的身体基础,杜绝了伤病的出现。(3)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技术训练的特征表现是将不同重量器械的投掷训练作为技术训练的主要内容和手段,6kg链球和5kg链球投掷作为整个周期开始阶段发展专项力量的重要手段,5kg链球投掷也作为链球投掷力量与速度技术的衔接点,4kg链球投掷技术训练的基础,是技术训练的最终目标,在训练各个阶段投掷比例都要高于50%。(4)张文秀备战伦敦奥运会技术特征表现为旋转速度快,旋转半径大,节奏上呈现先散后紧的特点,后程技术稳定。(5)晨脉是链球项目较为简易有效的机能监控手段;血液指标中睾酮能够较好反映张文秀的体能状况;合理使用肌酸是链球营养补充的重要方面。(6)完善的心理训练内容是备战训练过程中重要的一部分。(7)张文秀的训练备战中还存在休整恢复不合理的情况。
其他文献
基于阈值的报警和通过设置生理参数正常值范围实现报警反映的是人体生理参数的普遍共性,并不能突出个人的身体特征。本系统基于Android平台结合蓝牙无线传输技术和多源信息融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大量的信息需求,虽然网络的普及和信息化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方便的信息获取方式,人们却难以直接从中获取准确信息。本文立足于现实生活,以提供信息服务为宗旨,提出了场景问答的任务。本文定义的场景问答是指面向特定场景的问答系统,不同于一般限定域的知识问答系统,是一种面向特定工作或生活场景的问答式智能信息服务系统。问答内容丰富具体,具有较强的时空动态特征;问答方式更灵活多样,借助社交平台可
Bi4Ti3O12是一种新型具有铋系层状钙钛矿结构的光催化材料,其晶体内部的(Bi2Ti3O10)2-和(Bi2O2)2+层会形成一个内电场,有利于光生电子-空穴对分离,因此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本
α,β-炔酮类化合物含有两个不饱和官能团,可以被广泛的应用于构筑天然化合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也可以作为重要的中间体来快速构筑和合成药物、染料以及导体材料等结构。α,β-
目的:探索盐酸羟考酮对小鼠体内Th1、Th2细胞分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5周龄ICR小鼠按查随机排列表法随机分入生理盐水组(NS组)、羟考酮组(O组),每组10只。
在纳米金属催化领域,纳米银颗粒以其稳定性、高选择性且可循环使用的特性,在最近十几年的有机合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非均相纳米银催化剂在一些有机
近年来,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及其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们急需开发一种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氢气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逐渐引起研究人员的关注,而电催化水
背景:腹腔镜辅助下置入脑室腹腔分流(VPS)导管的方法已被广泛实施,目前,有多种放置腹腔中VPS导管远端的放置方法。最近,肝脏的镰状韧带已被用作远端分流的支撑物,而不再夹持
摩擦磨损试验机作为材料性能研究的有力工具已经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气动变载荷摩擦磨损试验机作为其中之一,采用气动加载技术以压缩空气为介质,对其输出的加载压力进行
随着人们高油脂、高热量食品的过量摄入,肥胖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一个全球性问题。因此,寻找一种油脂替代品,在既保证油脂功能性的情况下,又可以快速消耗,已成为当今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