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兽共患病危害严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动物性寄生虫病都可以引起人的感染,所以对寄生虫宿主及其传播途径的研究实属必要。鼠类作为一种与人共生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生物机理和生态习性均与人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又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一些人体寄生虫如利什曼、弓形虫、膜壳类绦虫、肝毛细毛虫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因而对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野栖鼠类的寄生虫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体外寄生虫上,在区系和分类方面,已作了不少工作。但有关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特别野生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尤其内陆干旱荒漠地区鼠类内寄生虫的生态特征研究,很少有人涉足。自2004 年4 月—2004 年10 月采用铗捕法,对南疆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准噶尔盆地两个生态站所在地,木垒草原和博乐山区的野栖和家栖鼠类及一些鸟兽体内寄生虫进行了调查。共剖检标本10 科21 属28 种995 只,其中鼠类4科15 属21 种963 只,阳性16 种127 只,感染率为13.19%;还有其他兽类(白腹麝鼩、塔里木兔、白鼬、艾鼬)3 科3 属4 种22 只,阳性2 只,鸟(沙鶺、麻雀、戴胜)3 科3 属3 种10 只、阳性未检出。共检出129 只感染内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6%,检出线虫17 种、棘头虫1 种,绦虫15 种,共33 种内寄生虫。通过对其区系、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1、寄生虫的分布具有地区专一性和宿主专一性; 2、寄生虫的感染率大小和宿主年龄,种类,分布地区,季节有关,与性别无关; 3、寄生虫病具有从原始荒漠鼠类向人工林、农田、居民区鼠类传播,进而传播给人的趋势; 4、寄生虫可使宿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影响,通过降低肥满度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