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荒漠鼠类体内寄生虫的调查与研究

来源 :新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5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兽共患病危害严重,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动物性寄生虫病都可以引起人的感染,所以对寄生虫宿主及其传播途径的研究实属必要。鼠类作为一种与人共生的小型哺乳动物,其生物机理和生态习性均与人类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又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也是一些人体寄生虫如利什曼、弓形虫、膜壳类绦虫、肝毛细毛虫的储存宿主和传染源,因而对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关野栖鼠类的寄生虫研究国内外主要集中在体外寄生虫上,在区系和分类方面,已作了不少工作。但有关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特别野生鼠类内寄生虫的研究资料比较缺乏,尤其内陆干旱荒漠地区鼠类内寄生虫的生态特征研究,很少有人涉足。自2004 年4 月—2004 年10 月采用铗捕法,对南疆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准噶尔盆地两个生态站所在地,木垒草原和博乐山区的野栖和家栖鼠类及一些鸟兽体内寄生虫进行了调查。共剖检标本10 科21 属28 种995 只,其中鼠类4科15 属21 种963 只,阳性16 种127 只,感染率为13.19%;还有其他兽类(白腹麝鼩、塔里木兔、白鼬、艾鼬)3 科3 属4 种22 只,阳性2 只,鸟(沙鶺、麻雀、戴胜)3 科3 属3 种10 只、阳性未检出。共检出129 只感染内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2.96%,检出线虫17 种、棘头虫1 种,绦虫15 种,共33 种内寄生虫。通过对其区系、流行病学、生态学研究分析,结果显示: 1、寄生虫的分布具有地区专一性和宿主专一性; 2、寄生虫的感染率大小和宿主年龄,种类,分布地区,季节有关,与性别无关; 3、寄生虫病具有从原始荒漠鼠类向人工林、农田、居民区鼠类传播,进而传播给人的趋势; 4、寄生虫可使宿主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受到影响,通过降低肥满度来降低
其他文献
接地是保障变电站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是站内人员与电气设备安全的根本保证。海南东部地区雷电灾害频繁,近年来,已发生多起变电站雷击事故,不仅带来的损失和危害越来越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及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由此推动了新能源发电技术在国内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本文从独立型微网的需求出发,研究了光储式直流微网的容量优化配置及光伏发电单元与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问题。首先,研究了直流微网的拓扑结构,以满足系统内部负荷和发电功率平衡为目标,确定了直流微网的基本构成,主要包括光伏电池为主的发电单元和负责平滑系统功率波动的
双足机器人的相关研究自仿生机器人出现就同步进行。随着嵌入式芯片的发展,更高效率的控制器的出现使研究人员能够更加灵活的实现双足机器人的控制。相比其他种类的机器人,双足
随着SCADA等电气量测设备在电网中配置的不断完善,电网对变压器调控针对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如何将电气信息拓展应用,如作为变压器健康状况评估的辅助手段,将对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试验与维修,降低变压器事故率,延长变压器使用寿命,确保电网安全运行均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提出以电气量为核心的表征变压器健康本质的理念,给出该理念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依据。健康状况评估旨在从变压器电气量测信息入手,研究
热声发电技术是一种新型发电方式,具有热源适应性多、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的特点。当热声发动机的冷热两端的温度差达到临界温度时,就会产生声波振荡,通过直线发电机实现“声—电”转换。本文的主要工作是对能够匹配热声发动机的圆筒型永磁直线发电机进行研究。论文对电机的磁路结构和电磁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所设计的发电机类型为单相单极单槽式的圆筒型永磁直线电机。发电机整机外形为圆筒型,初级采用单槽半闭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