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法化是人类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是语言内部实行自我控制和自我优化的重要机制.它原属于历史语言学的研究题材,七八十年代以后,许多语言学家以语法化来研究共时的语言结构,通过共时向历时的回归,解释语言结构、句法规则和表达形式的生成过程和机制,发展出带有各种研究倾向和个性风格的语法化理论.汉语是一种古老而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词汇语法化的成果,使汉语呈现出一定的形式化特征,以及阶段性的个性特点,为汉语语法化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尤其是动词的语法化,不但衍生了一批特征突出的形式标记,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句法结构的性质,弱化了汉语句法、语义组合的意合机制,因此,对动词语法化问题的研究是汉语语法史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该文试图运用现代语法化理论,研究汉语动词词义的虚化问题,以及由于动词词义的虚化所引起的汉语句法结构、表达形式的历史变化及内在根据;主要考察动词语法化在句法、语义、认知和语用各个层面的表现.关注的重点是:(1)动词语法化与句法结构的双向互动关系;(2)动词语法化过程中词义的虚化和语法意义的生成;(3)动词语法化过程中的认知及语用因素;(4)动词语法化的实现机制;(5)动词语法化的意图和实际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