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晋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理论意义。一方面,三晋文化所蕴含的教育资源,既是充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分,也是继续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宝贵来源;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对于继承与发展三晋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是增加大学生对于三晋文化的历史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理论自信的重要抓手。在新时代指引下,三晋文化需要继续优化自身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需要注入三晋文化这一新的文化元素,获得新发展,展现新活力,从而在功能层面实现两者的协调、有序、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尝试从功能互补这一理论视角,对三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进行较为细致的梳理与剖析,并就如何实现功能互补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措施与建议,这对于努力实现三晋文化的文化创新及其现代化转型,进一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时代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首先,本论文较为系统梳理学界关于三晋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以及三晋文化精髓内容、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关系,以及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的重要观点,结合上述重要文献,对本论文的选题及其意义进行阐述;其次,分析三晋文化化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及其优势与局限性;再次,阐述了三晋文化化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互补性的理论基础,基于互补理论,主要从价值导向、内容及方式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三晋文化化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互补,论证两者实现功能互补的可行性,并初步构建三晋文化化人与山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互补的解释框架。最后,基于这一框架,从实践层面探索两者实现功能互补的具体路径,以达到更好的融合,即:构建三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互补教育场,促进三晋文化化人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功能的互补与统合。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互补理论为基础,结合“教育场”这一重要概念从功能互补的视角探讨三晋文化化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的功能互补与统合,以期达到进一步推动三晋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共同创新发展、促进山西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