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让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也走出国门,向外国传播古老的中国文化。饮食文化作为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因此中餐名称的翻译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以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运用顺应理论指导中餐名称翻译的可行性。维索尔伦的顺应理论认为语用学应该研究语言的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要考虑顺应的语境,顺应的结构对象,顺应的动态过程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凸显程度等四个方面。中餐名称的英译作为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的形式——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自然也可以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去研究。中餐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食材广泛、刀工精湛、烹饪方法多样、火候讲究、混合调味,而中餐名称的主要语用功能就是帮助人们有效的区分不同种类的食物,刺激食客的购买欲望,提升食品的知名度,扩大潜在的顾客群。因此,把中餐名称翻译成英语时,译文必须要顺应食客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选择合适的表达形式,根据时间场合的不同需要调整措辞。通过对具体译例的分析,作者认为,顺应理论对中餐名称的英译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中餐名称的英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使中餐名称的英译研究迈向了更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