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中国“幻听音乐”作品中的声音材料研究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wxthao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幻听音乐(Acousmatic Music)是电子音乐众多风格种类中的成员之一。从1974年起,“幻听音乐”由诞生、发展至今已有整整四十年的历史了。而其传入中国直至中国第一部“幻听音乐”诞生不过二十余年。在中国落地生根这短短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幻听音乐”已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电子音乐家,作曲家们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获取宝贵的创作资源,使中国的“幻听音乐”展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出科技的进步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碰撞的火花。在“幻听音乐”创作中,其音响听觉是第一要素,声音材料的使用在作品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于传统音乐与早期电子音乐,“幻听音乐”作为新兴的音乐品种,则更注重于声音材料本身的运用,创作中的主要优势体现在直接面对声音,而声音本身在材料的意义上给予了作曲家一个全新的、极为丰富的声音源泉。本文由三个章节构成:首先,是“幻听音乐”与声音材料等相关概念的阐述;其次,笔者挑选了中国三代电子音乐作曲家的三部具有代表性的“幻听音乐”作品,从其作品中所使用的重要且有特点的几种声音材料入手,从声音材料的形态类型特点、符号特点等层面与角度进行剖析;最后,归纳总结出三部中国“幻听音乐”中声音材料的“语汇”特色及表现作用。本文的研究特点在于:一、本文区别于以往电子音乐研究的角度。重点关注于“幻听音乐”中声音材料的“形态类型”与“声音符号”的创新理念与特点构成。二、通过对三部中国“幻听音乐”作品中声音材料的实例分析和研究,从“幻听音乐”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声音”入手,意图从声音材料的选择与使用中,探索其在“幻听音乐”的作用与价值。三、通过对三部中国“幻听音乐”作品中声音材料的实例分析和研究,分析三位作曲家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幻听音乐”创作中,并且总结出声音材料在“构建”与“转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中国式“声音符号”希望通过对三部中国“幻听音乐”作品在材料层面的实例分析与多维度研究,论证中国“幻听音乐”中声音材料的构建特色及表现作用。
其他文献
现如今,电子管风琴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一个乐队的演奏过程中不仅有电子管风琴的编配,也有其它传统乐器的配合,因此为了找到电子管风琴与其它乐器的平衡点,就要对电子管
从第30届阿赫玛展会展示的国际制药机械行业最新发展动向,引发对世界制药企业发展模式的思考,通过介绍集团化和差异化两种成功发展模式,分析了"卓越联盟"产生的外部条件和内
陈独秀是泰戈尔作品的第一位中文译者.译自英文本<吉檀迦利>的<赞歌>四首(文言体),刊于1915年10月15日<青年杂志>第1卷第2期,作者译为达噶尔.译诗后附有注释,称达噶尔为"印度
<正>橘子,是很多朋友都喜欢吃的水果之一,但是人们可能从来都不会把橘子皮保存起来,而只是一味地品尝橘子的味道!其实,橘子除了美味可口的橘肉外,橘皮也是很有趣的中药材呢,
期刊
从地球动力学背景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构造演化特征,按构造演化序列将中生代盆地演化分为早-中三叠世盆地格架奠定期、晚三叠世盆地生油岩形成期、早-中侏罗世构造稳定
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
报纸
为探测经典城市人口密度模型在微观层面上的适用性,本文通过计算基于格网的沈阳市人口景观密度,利用地统计学的理论与方法来分析其空间自相关性和变异性。研究发现:在10种不
简要介绍了多批激光威胁信号分选及码型识别的原理,利用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对不同方向的不同时刻到来的3~8位多批脉冲间隔编码信号进行到达时间测量,并将时间数据通过32
目的研究氧化苦参碱在体外对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抑制与促凋亡活性,并进行比较。方法通过MTT比色法和生长曲线法比较氧化苦参碱对两种肿瘤细胞增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