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定义,也是对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新要求。活动型学科课程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明了地指出了“课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活动带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用议题去承载教学内容,让活动真正为课程服务。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中不仅要处理好“课程”与“活动”的关系,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新定义,也是对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提出的新要求。活动型学科课程所提出的“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明了地指出了“课程”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将活动带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堂,让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鲜活起来,用议题去承载教学内容,让活动真正为课程服务。在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中不仅要处理好“课程”与“活动”的关系,更要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学生是活动顺利开展、议题有效讨论的关键,学生的有效参与是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存在意义。因为,通过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学习培养出的自主学习、合作研讨以及综合探究等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自我探索以及课程的人文关怀是学生感受素质教育要义的通道;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了解到的时事政治、看到的现代变化能指引学生努力成为时代新人。所以,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为了学生的真实成长而服务,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又是活动型学科课程成功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如何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主体性是基础而又重要的课题。要使学生主体性能够在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充分发挥,就必须要了解当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现状以及遇到的问题。相比较以往,学生主体性问题得到了重视,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热情也得到了提升。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外活动组织的欠缺让学生无法感受真实的社会;课内活动的单一常常让课堂活动陷于形式化;对师生关系在活动中的处理也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评价不够多面化、多元化、综合化等也是阻碍提升学生主体性的原因。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贯穿教学的始末,要想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就要认真研究、设计、实施课程。首先,通过遵循学生发展的规律性、不忘课程活动的学科性以及增强课程教学的育人性来明确学生发展为主的教学目标;其次,在教学中通过构建师生共同体、用议题填补适合的教学内容以及运用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手段来创新教学过程;最后,尊重学生个体采用差异性评价、信任学生主体让学生自评、互评来拓展教学评价。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位一体全面提升活动型学科课程中的学生主体性。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利用1982-2016年的MSU/AMSU-A亮温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上层温度的气候趋势及其演变特征,并利用ERA-Interim和NCEP-R2再分析资料的相应高度大气温度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地区对流层高层亮温序列总体表现为逐渐增暖的趋势,这与再分析资料的对应层次大气温度变化有很好的相似性。基于集合经验模式分解方法(EEMD)的非线性趋势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地区
目的自Sepsis 3.0提出qSOFA(快速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估)作为脓毒症早期筛查指标以来,存在相应的质疑,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急诊感染或疑似感染患者行qSOFA、SIRS评分,研究qSO
近年来,PPP模式在公共文化项目的应用增多,但风险也逐渐显现,如资金需求大,社会资本方可能通过“明股实债”让政府背上高息债务,加重了未来财政压力;由于项目经营性收入低,在建设期常常捆绑其他项目资源如土地进行融资,与现行政策抵触;由于项目付费主要依靠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容易出现政府财务状态不佳导致社会资本方投资难以回收等。本文以广西某文化广场PPP项目为对象,研究该项目建设及运营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担
声源定位作为阵列信号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分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大热点。在传统声源定位方法中,最具代表性是子空间类方法,然而子空间类算法存在分辨率低、抗噪性能弱等缺点。为了解决子空间类算法存在的问题,又由于空域信号自身具备稀疏性,因此稀疏重构算法被合理地应用于声源定位中。本文依据稀疏重构算法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为验证稀疏重构算法在远场声源DOA估计中的突出优势,选取
宽带信号由于携带数据量较大以及频率信息丰富的特点成为阵列信号波达方向角(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的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而对于均匀线型阵列(Uniform Linear Array,ULA)的理论研究成熟,ULA还有易于建模的特点,因此针对ULA的宽带信号DOA估计成为了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该论文针对远场宽带信号DOA估计开展了探索,可将主要贡献和创新归纳如下:(1)
近年来,过渡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已经成为化学合成中的一个高效手段,在这个领域中,直接的C-H键的活化成为构建新的C-C键或者C-X键中最有效、最环保的方式之一。过去的几十年里,Rh催化的C-H键活化由于其多样性和Rh催化剂的广泛使用,使得它受到了广泛关注。Cp*Rh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与其有关的研究已被大量报道。目前为充分发挥其价值,需要我们探索其他更多新的导向基团、新的偶联试剂、更为温和的反应
利用1980-2016年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资料、NOAA_ERSST_V4逐月平均海表温度数据以及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753站日最高温数据,基于百分位阈值法定义了华南夏季极端高温日数、强度指数,分析了华南夏季极端高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与关键区海表温度的可能联系,并采用NCAR CAM5.1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对关键区海表温度异常进行了数值试验,对比观测结果探讨了关
硫酸化氧化锆(简称为SZ)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含有超强酸性,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是,传统的SZ比表面积偏小,孔道分布不够单一,这也就限制了它的潜在应用。本论文研究制备了两种有序介孔SO42-/ZrO2、S2O82-/ZrO2-SiO2和一种纳米S2O82-/ZrO2超强酸催化剂,并应用于煎炸废油的酯交换反应,具体的研究的内容如下:(1)采用正丙醇锆为原料,P123(EO20PO70E
隔震技术不断发展,可灵活运用于各类建筑中,但由于使用成本偏高、施工不便,使其难以在村镇或广大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应用。针对上述不足,本文以提高村镇砌体房屋抗震能力为目标,提出一种新型简易隔震措施,该措施由十字卡槽式简易隔震支座与砂垫层共同组成。十字卡槽式简易隔震支座具有高性能、低造价、重量轻、易施工等优点;砂垫层则可简化隔震层施工,并在建筑遭遇往复地震作用时通过与楼层底板的滑移摩擦作用耗散地震能量。
人体行为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因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来说,人体行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识别,如外观、深度、光流和人体骨骼。在这些模式中,动态人体骨骼通常传达的信息较其他几类数据类型更专注于人体本身的运动特征。本文立足于视频数据中人体骨架信息,并根据实际使用场景,将整个论文工作分为视频骨架信息的提取和行为识别模型搭建两个研究问题。针对视频数据中人体骨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