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体外培养骨骼肌L6细胞,诱导其分化成熟,采用棕榈酸诱导的方法,建立骨骼肌L6细胞胰岛素抵抗(IR)模型。给予不同条件的人工干预,探讨骨骼肌源性脂联素对胰岛素抵抗模型中GLUT4表达的影响,及其中p38MAPK信号通路的地位和作用。方法(1)体外培养大鼠L6成肌细胞并诱导分化为成熟骨骼肌L6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2、0.4、0.6、0.8、1.0mmol/L)的棕榈酸(PA),并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分别测定不同时间(2、4、8、12、24、36h)细胞培养上清液葡萄糖浓度,观察不同浓度PA对L6细胞摄取葡萄糖的影响,据此判断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成功与否。(2)根据干预条件的不同,实验分为四组:NC组(对照组,骨骼肌L6细胞组);NC+SB组(对照+阻滞剂SB203580组);IR组(胰岛素抵抗模型组);IR+PIO组(胰岛素抵抗模型+吡格列酮组)。应用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上述四组APN、p-p38MAPK和GLUT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0.4mmol/L的棕榈酸在作用12、24、36h以及0.6,0.8mmol/L棕榈酸作用8、12、24、36h,或1.0mmol/L棕榈酸作用4、8、12、24、36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据此判断胰岛素抵抗模型建立。(2)Western blot结果显示:①与NC组比较,IR组APN和GLUT4蛋白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38MAPK虽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NC组比较,NC+SB组p-p38MAPK和GLUT4的蛋白表达减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尽管APN蛋白表达水平减少,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与IR组比较,IR+PIO组其APN、p-p38MAPK和GLUT4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大鼠L6肌细胞株通过培养并分化成熟后,经过一定浓度和时间的棕榈酸诱导,可以建立大鼠L6肌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2.大鼠L6肌细胞可以分泌和表达脂联素,并影响L6肌细胞GLUT4蛋白的表达;3.骨骼肌源脂联素上调L6肌细胞GLUT4的表达, p38MAPK信号通路可能是其重要的信号途径之一;4.吡格列酮可增加L6细胞脂联素的分泌,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可能和激活p38MAPK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