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溢人口通勤现状特征与评价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伴随城市发展的同时,人口膨胀,土地紧缺,房价上涨,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市问题随之而来。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尤其是房价的逐年攀升,推动着越来越多的北京人与北京外来人口“外溢”到河北省环首都的周边地区购房居住。随着时间的推移,北京外溢人口的规模逐年扩大,其通勤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本文依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首都经济圈外来人口聚集模式与发展趋势研究”(12BRK003)课题组所获取的调查问卷数据,对其所涉及的“北京外溢人口”的通勤问卷进行整理,通过统计计算、对比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北京外溢人口的通勤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北京外溢人口主要到北京东南部的东城、西城、朝阳、丰台、通州五大城区进行通勤,呈现出空间距离越短,通勤人口越多的特征。北京外溢人口在工作地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其莫兰指数为0.38,在1%范围内呈现显著相关。北京外溢人口的通勤方式以公交或地铁为主,单程通勤时间普遍过长。北京外溢人口在通勤方式的选择上,公交或地铁占到样本总量的65.3%,远远超过对私家车的选择。北京外溢人口的通勤时间较长,平均单程通勤时间达到100.19分钟,大部分居民的单程通勤时间处于90-120分钟的时间段内。北京外溢人口的平均通勤效率较低,只达到0.53,尤其是居住在固安的北京外溢人口的通勤效率最低,只达到0.28。北京外溢人口在工作地的通勤效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通勤效率较高的城区主要集中在北京的东南部区域,通勤效率较低的城区主要集中在北京的西北部地区。北京外溢人口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规模逐渐扩大,其对社会的影响也在逐年攀升。因此对北京外溢人口通勤特征的分析与评价,在当今社会中存在着较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其他文献
井网部署优化可以在油藏工程中指导新区井网的部署,优化时也应为后期井网加密考虑,为了能够使井网部署结果中控油面积相对较大,研究一种基于井网自身属性的几何约束条件和油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观念和角色,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主动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研究性学习方式能培养学生多方
中日神话关于天地形成、万物创生以及神的死亡的意象,既有各自独特的特点,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通过对这些生命意象的分析可以看到,日本神话在形成过程中,在某些方面确曾受到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能够提升供给侧改革的推进效率,而投融资体制改革滞后则会极大抑制后者落实进程,可见深度把握两者内在联系将有利于改革的协同推进,从而提升两大改革的运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经济与去全球经济更为紧密地融为一体,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大幅增长。当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货物出口第一大国,货物进口第二大国,2012年中国贸易规模达到38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国家在公路基础建设中的投入越来越大,全国各级路网建设已经形成。公路网中桥梁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交通运输通畅的命脉之一。桥梁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材料的创新,斜拉桥逐渐向超大跨度方向发展,并成为大跨度桥梁的首选桥型之一。桥梁结构在长期运营条件及外界环境影响下,会出现各种各样损伤,若
该研究考察了多媒体动画片语境条件下 ,词类对儿童英语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 ,结果发现 :(1)儿童对名词和形容词的再认成绩显著优于代词 ;(2 )就独立回忆测验而言 ,名词的成绩
高中历史作为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高质量的教学对高中生的身心均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完善其历史知识体系,培养其实践力、创造力、学习力,增强其合作意识,
简要回顾西欧城市更新的六个发展阶段,分析当代西欧城市更新的基本特点和面临的诸多问题与矛盾,最后从地域空间、规模手段、关注层面、内容特色等方面研究与总结当代西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