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基石,关系到国家和个人的前途与未来。我国已经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发展进入攻坚阶段,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不均衡现象,其中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现象尤为明显。义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影响了人民群众对教育公平的满意程度,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从而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义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我国地域范围广阔,地域间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相当不平衡,在省域范围内或全国范围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县域范围内由于其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相近,可以成为解决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突破口,因此,本研究以县域为单位探讨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本研究立足于安徽省S市的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文章首先对国内外有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其次界定了县域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并提出了相关的理论基础,然后对S市进行实证调查,这包括发放问卷搜集到第一手的材料,到当地教育局和乡镇搜集有关数据资料,到部分学校对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本研究的重点是对搜集到的各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发现S市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问题是城乡学校在教育经费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配置和教学质量方面存在不均衡。文章针对这些问题,分析出S市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的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教育投资管理体制的弊端、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义务教育教师政策的不完备、传统教育思想和生源质量的制约。最后,文章通过对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和策略,指出要推进S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加快县域内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加强县域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的建设;保证县域内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发展;优化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资源的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