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监测氮沉降模拟控制试验平台。为了模拟大气氮沉降,参照当地氮沉降通量(8.5kg·hm-2·a-1),按照模拟氮沉降的多计量控制方案,设置对照(CK,Okg·hm-2·a-1)、低氮(Nl,10kg·hm-2·a-1)、中氮(N2,20kg·hm-2·a-1)、高氮(N3,40kg·hm-2·a-1)四种水平的氮肥处理,分别模拟未来大气氮沉降增加1倍、2倍和4倍情景下,兴安落叶生态系统氮循环关键过程的变化。每种处理3次重复。用烘干法测定凋落物质量残留率和运用化学方法测定凋落物C、N、P、K、Ca、Mg元素含量。1.模拟氮沉降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在施氮和对照处理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都为叶>枝>果,在模拟氮沉降下,基本上N1处理下的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比CK、N2、N3处理要快,所以N1处理对凋落物分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N2处理在枝和叶中表现为一定的促进分解作用,N3处理显著抑制了凋落物的分解速率。2.凋落物C元素含量为C元素原始含量为果>枝>叶;凋落物C元素含量变化为先下降再升高最后下降趋于平缓;N1处理促进了C元素的释放,N2和N3处理抑制了C元素的释放;C元素为淋溶-富集-释放模式。3.凋落物N元素含量为N元素原始含量为果>枝>叶;凋落物N元素含量为先下降在升高然后再下降升高,总体上是上升的;N1、N2和N3处理增加了凋落物N元素,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N元素为淋溶-富集-释放模式。4.凋落物P元素含量为P元素原始含量为叶>枝>果;凋落物P元素含量为先下降然后逐渐的升高;N1、N2和N3处理增加了凋落物P元素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P的枝和果为淋溶-富集模式,叶为释放模式。5.凋落物K元素含量为K元素原始含量为枝>果>叶;凋落物K元素含量为逐渐的下降过程;N1和N2处理促进了K元素的释放;N3处理抑制了K元素的释放;K是直接释放模式。6.凋落物Ca元素含量为Ca元素原始含量为果>枝>叶;凋落物Ca元素含量为先下降然后升高再下降;N1促进了Ca元素的释放,而N2和N3处理是先促进后抑制;Ca元素为淋溶-富集-释放模式。7.凋落物Mg元素含量为Mg元素原始含量为果>枝>叶;凋落物Mg元素含量为先下降然后趋于平缓值;N1促进了Ca元素的释放,而N2和N3处理是先促进后抑制;Mg是直接释放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