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是19世纪法国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堪称经典之作。可能正是因为他的这两部著作过于声望卓著,所以学者们通常将托克维尔放在美国和法国的背景下加以研究。事实上,托克维尔与英国也有着重要的关系。托克维尔自己坦言:“英国是我思想上的第二故乡。”托克维尔不仅三次游历英国,留下了丰富的笔记资料,而且他跟英国的思想家们保持着紧密的学术交流,他们对托克维尔政治思想的建构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托克维尔对英国的重视,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虽然他一生从未出版过专门关于英国的著作,但是在他的两部代表作中,英国都是最为重要的比较研究的对象。在《论美国的民主》中,英裔美国人是以摆脱了贵族制羁绊的英国人的形象出现的;而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更是通过大量的英法比较研究,来解释法国大革命出现的原因。托克维尔早年就表现出对英国的浓厚兴趣。1928年,23岁的托克维尔给好友博蒙写了一封名为《对英国史的反思》的长信。这封信显示了托克维尔对英国政治史和社会史的认知水平和基本判断。1933年,在完成《论美国的民主》之前,托克维尔决定前往刚刚经历了第一次议会改革的英国考察。这次旅行让托克维尔感知到了英国历史进程中的渐进主义。1835年,托克维尔再一次到英国旅行。除了在伦敦小住外,他还走访了曼彻斯特、伯明翰和爱尔兰。这次他重点考察了英国的济贫情况、中央集权和工业革命。英国人在地方分权、经济活动和宗教宽容中表现出的“自由”给托克维尔留下了深刻印象。1857年,为了写作《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第三次前往英国。虽然他看到英国的贵族制表面上更加牢固,但还是认为民主制发展而贵族制衰落的趋势不可阻挡,只不过英国还是会走一条温和的改良道路。在托克维尔的研究中,英法比较一直是重点,最突出的集中在几个问题上:贵族、中央集权、司法和宗教。英国贵族等级的高度开放性,以及贵族对土地的保有和对地方自治的参与,使得贵族制得以长期延续并成为对抗专制的重要力量。与之相反,法国的贵族等级封闭成为种姓,并且脱离土地,失去对地方的统治,因此更快的覆灭。但是托克维尔认为英国的贵族制最终也会消亡。在对中央集权的研究中,托克维尔指出英国有高度的政府集权,却几乎没有行政集权,但法国两者都高度集中。这是英法两国“自由”差异的关键原因。在司法问题上,托克维尔认为英国的法律虽然看似混乱,但是没有重大缺陷,而且英国采用习惯法和陪审团制度,更有利于良好的民情的培养。然而法国采用成文法并废除了陪审团制度,看似更加精良,但在个人对抗国家的保障上软弱无力,而且使人民失去了自治的习惯,事实上是加强了国家的专制力量。在宗教状况上,托克维尔看到英国因为宗教宽容政策,使宗教成为自由的伙伴;而在法国,在长期没有宗教自由的情况下,宗教与自由互相为敌。英国对托克维尔有重要影响的原因有两条。第一、英国走向现代民主的历史道路基本上是渐进和缓的。托克维尔并不反对法国大革命,但是如有可能,他还是希望寻求非暴力革命的手段,因此英国的经验是值得学习的。第二、“生而自由”的英国人在历史进程中始终表现出对自由的珍视和维护,这跟托克维尔热爱自由的秉性是气味相投的。从他对英国的所有观察和研究来看,托克维尔都是在探寻英国人是如何保持自由、对抗专制的。托克维尔对英国“自由”的欣赏,也引起了究竟是“贵族的自由”还是“平等的自由”的争议。事实上,这个问题恰恰能在英国对他的影响中得以消解。托克维尔一直坚持认为英国贵族制走向衰亡是不可逆转的,他不可能再死守“贵族的自由”。托克维尔关注的正是英国人如何在走向现代民主的进程中,将“贵族的自由”中值得借鉴的因素注入到“平等的自由”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