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动态检测数据分析及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hnathan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的高速发展,对铁路运营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是实现接触网检测和维修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接触网维修质量的首要保障,为确保铁路运营秩序,提高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应加强对接触网状态的检测和监测。其中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是在综合检测列车上安装的车载式接触网检测设备,随综合检测列车按周期进行检测,对铁路接触网的状态和参数、弓网关系进行综合性分析和评价。各接触网设备运营单位根据检测结果,组织对检测发现的接触网硬点、高差、拉出值等问题进行现场复核确认,确认设备存在缺陷后组织处理,初步解决接触网设备运行、检测、维修难分的矛盾,为“状态修”和“精测精修”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对弓网综合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检测作业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介绍,详细分析了弓网综合检测装置所检测的各种缺陷类型和解决的实际问题。通过对输出的不同类型波形曲线进行研究,分析了波形曲线与接触网各类典型缺陷的对应关系,制定了现场整治消缺方案,为接触网检测、维修提供借鉴指导。
其他文献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铁路的安全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行车工作又是铁路安全风险管理当中的重头戏,车务站段作为行车工作的主要参与者,其现场作业安全是整个铁路安全的关键一环。随着铁路的发展,装备技术的进步以及安全管理方法、手段的更新,车务安全朝着持续稳定的局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各车务站段安全管理中,如何解决职工作业的非控性和干部安全管理的随意性一直是一个难题。在铁路发展的现阶段,影响车务现场
高铁在近些年来逐渐成为了我国的一张名片,乘坐动车组列车出行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舒适、便捷、快速也成为了高铁动车组的标签。动车组是运输旅客的重点载体,在市场供需的影响下,上线运行的数量逐年增加。截止2021年4月30日,全路动车组保有量已达3369列。在当前形势下,铁路既要保安全又要保运输,因此在动车组检修维护方面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全路的动车组检修模式是以走行公里为主,运行
近几年区间占用逻辑检查功能工程实施正在全路持续推进,在实施过程中,影响信号设备正常使用,干扰铁路运输秩序的信号设备故障屡有发生,这不仅给运输安全带来威胁,也使得工程实施进度受到延误。联锁试验是减少联锁关系错误,防止发生信号故障的有效手段。在铁路信号工程实施过程中,联锁试验始终作为发现联锁隐患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信号系统的可靠、安全运用。同样,在区间逻辑检查功能实施过程中联锁管理也至关重要
铁路运输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渠道,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铁路运输的安全、成本、时效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列车运行速度大幅提高,大列重载列车的普遍运行,相应对货车车辆的运用技术质量、保证手段等提出了更高要求。THDS设备(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作为检测车辆运行轴温的重要设备之一,被誉为车辆安全的守护神,是铁路车辆安全保障―技防‖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作者单位
2018年10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以调整运输结构、提高综合运输效率为原则,减少公路特别是大宗产品公路货运量,增加铁路运输量,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2019年全国铁路货运占比由2017年的7.82%提高到8.19%,说明运输结构调整初显成效。在铁路货运持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铁路货运安全问题不仅能有效保障人民群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铁路作为国家现代化经济的重要引擎,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高铁也成为人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与此同时,为解决高铁利用率较低,减轻铁路企业经营压力较大、债务负担较重的问题,国铁集团积极推进利用既有铁路开行市郊列车等多种运营模式。按照《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和海南省推进海南自贸区(港)
随着铁路货车运用工作要求的变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更新以及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货车运用作业管理重要手段的各类信息系统也在不断的升级和改进。由于各类信息系统研发时间、生产厂家不同,造成各系统相互独立,不能相互关联,没有统一规范的接口,存在数据交换壁垒,实现数据共享比较困难,致使列检值班员在一列作业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重复录入相同数据,不仅增大了工作强度,而且造成作业效率低,存在一定的
电气化铁路是我国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畅通运营依赖于持续稳定、可靠的供电设备。为了确保供电设备的持续稳定、可靠运行,则需要开展安全有效的供电设备维修。在供电维修活动中,安全是永恒的主题,基于风险管理的安全管理为供电维修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风险管理是一种建立在风险控制理论基础上,具有系统化管理特征的科学管理方式,在2012年我国铁路全面推行风险管理后,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铁路供电维修安全管理的主要方
供气系统作为DCL-32k连续式双枕捣固车气动系统的关键环节,为整车提供足够压力的空气动力源,保证车辆在运行、作业当中有充足的风源。供气系统工作可靠性的研究,对全面掌握设备故障类型,科学制定检修保养措施,进一步消除薄弱环节,提高上线运用安全性能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供气系统的逻辑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各部件内部结构、工作原理分析,结合现场运用数据进行系统、部件的故障机理分析,梳理、总结出各部件失效形
铁路工务部门主要的任务是对线路设备进行日常养护和维修,保障线路设备的完整与运行质量,确保列车能够按照相关规定安全运行。在平时的养护维修中,通过手工现场检查、便携式添乘仪添乘检查、轨道检查车全面检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的检测、维修等的资料。但是由于缺少对轨检信息精确而又深度的综合分析,导致轨检信息作用发挥不够明显,对养护维修生产进行指导的时效性不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依托陇海铁路洛阳工务段管内线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