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维硼酸镍/硼酸镧纳米材料的合成及表征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2173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硼酸盐结构稳定,具有耐高温、耐磨、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性,广泛应用在润滑油添加剂、阻燃剂、增强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发光基质材料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其性能有很大影响,因此,硼酸盐纳米材料的制备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固相反应法制备了单晶结构的Ni3(BO32一维纳米材料和La(BO3)/La(BO3):Eu3+纳米晶。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和荧光光谱(PL)等分析手段,研究了其结构和形貌,并对La(BO3):Eu3+的荧光光谱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以Ni(NO32·6H2O和H3BO3为原料,以C6H8O7·H2O为络合剂,采用溶胶凝胶法于150℃形成咖啡色干凝胶,再于一定温度下焙烧得到Ni3(BO32纳米棒。分析了原料配比和焙烧温度等工艺参数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当n(H3BO3)/n(Ni(NO32)=3:1,焙烧温度为750℃,所得Ni3(BO32纳米棒直径为200300nm,长度为23μm。此外,对硼酸镍纳米棒的生长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柠檬酸与镍离子反应产生网状结构的配合物,促使镍源均匀地分散在网格间,为硼酸镍纳米棒的生成提供有利的反应空间。2.以Ni(NO32·6H2O和H3BO3为原料,分别以C6H8O7·H2O和H2C2O4·2H2O为辅助,采用固相反应制备了硼酸镍。结果表明产物与溶胶凝胶法所得产物晶体结构相同,都为正交晶系的Ni3(BO32;以柠檬酸为辅助得到的硼酸镍的形貌均匀性不是很好,有些许团聚现象,而以草酸为辅助所得的硼酸镍形貌分散性较好,当Ni(NO32和H2C2O4物质的量之比为1:2,焙烧温度为750℃时,所得硼酸镍纳米棒的直径为300~400nm,长度为3~4μm。3.以H3BO3,La(NO33·6H2O,C6H8O7·H2O,Eu2O3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aBO3和LaBO3: Eu3+纳米晶,分析了H3BO3用量和焙烧温度对产物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研究了La(BO3):Eu3+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产物为纯净的单晶、正交晶系的LaBO3纳米球形微粒,粒径分布在80120 nm范围; Eu3+取代La3+进入LaBO3晶体,LaBO3晶体结构未发生变化,Eu3+激活的硼酸镧纳米微粒为光强度高的发红色荧光的物质,表明硼酸镧是良好的发光基质材料。
其他文献
富含甘氨酸和脯氨酸的蛋白(glycine and proline-rich protein,GPRP)基因广泛分布于植物界中,且已被证实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适应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目前仅在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