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雨水及城市资源性缺水是现代城市发展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雨水作为城市补充水源的重要途径,因设施、建设、理念等原因不仅无法进行利用,反而暴雨径流形成的灾害成为城市建设中最为麻烦的问题。海绵城市,雨洪管理、绿色都市、山水城市、田园城市成为当今发展及探索的重点。相对于新建城市,已经建成的城镇应该如何来解决自身雨水及水资源补充问题研究较少。景观,是一个城市的装饰亮点,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中,景观所扮演的功能一直是以美化环境为主。利用现有景观用地与一些工艺进行结合,探索解决城市水体问题,对城市进行微创手术,改善城市生态结构,实现雨水资源的初步使用成为继规划设计延续至景观。城市作为现代设计中的最伟大的聚合体,其面对的问题来自各个方面,本文针对城市内部小区域范围雨水净化,结合城市绿地发展,通过有效途径实现表象功能与生态功能相统一,解决城市小范围雨水与城市内部河流配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尝试,旨在研究是否在不改变城市整体水资源布局的情形下,对现有小区域水资源配给方式进行优化。LID策略是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陆续提出的一种针对城市排水领域的一种内涝的治理方专项技术,是绿色城市实现的一条路径的探索。本文引入LID策略用于解决表象设计与功能的协调统一,通过水体的停、流、转、合,重新解构城市水体系统,完善城市水体毛细血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1)对于城市水体的景观设计不仅要在点源上进行有效的分配,对于二次用水、偶然来水,应该适当增加单位区域内的水体使用频率。(2)尝试在城市重点水资源使用区域范围内进行水体的多次循环增加水资源利用频度和。(3)利用生态湿地的涵养和循环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水体直排和水体劣污染在水资源方面造成的浪费。(4)景观设计中植入功能性设计并进行放大,拓宽传统景观设计中视觉范围美化和其所自带的浅表性自然治理的局限性。(5)本次研究为由于城市建设造成河流生态基流减少甚至断流的滩涂地进行二次使用和改善河道生态环境的基本开发。(6)通过本项目,尝试研究当某一个区域进行水体富集后对该区域自然小环境的改善作用及由可能造成的污染。基于以上研究:讨论在生态湿地建设与景观进行结合后达到的对小区域环境中水体资源配给的改变,将流水不腐这一中国传统哲学理念运用到项目实践中的真实作用,尝试LID策略在小范围使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