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出于独立与统一的需要应有一种共同语言为基础。民国时期,全国文化中心北京顺应历史发展的需要,开展以推广“注音字母”为中心的国语统一运动。在该运动过程中,北京市政府机构采取多种方式推广注音字母,包括颁布相关条令、设立传习所、开展广播宣传以及举办失学民众注音识字表征区等。在注音字母推广过程中,由于时局的变乱和经济、民众思想的落后以及宣传教育不够深入等原因使得该运动举步维艰。但历经几十年的国语注音字母的推广在客观上对于发展文化教育,提高民众素质、推动各地国语运动开展及激发民众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起了较大作用,并为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的顺利推广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