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

来源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hsmith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急性脑血管意外是常见的致死致残疾病,是目前全球范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治疗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康复和早期预防再发。因此,早期评估及判断疾病严重程度是合理选择分配医疗卫生资源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预后相关性研究相对较少,本文旨在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短期预后的关系,探讨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期更好地掌握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指标。  方法:  从2014年12月至2015年11月前瞻性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59例,所有患者入院时均静脉采血,测量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7天及14天后采血复测,同时3个月后电话随访,将患者预后结局按 mRS评分分为预后较好组(mRs≤2)和预后较差组(mRs>2)。总结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并且采用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此试验的准确性采用 AUROC评估,同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用来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结果:  共纳入符合入组标准并完成全程随访359例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2例(73.60%)。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预后较好组和预后较差组的基线资料,结果显示年龄,疾病严重程度NIHSS评分,三碘甲腺原氨酸,入院空腹血糖, LDL-C,白细胞,CRP,纤维蛋白原,同型半胱氨酸, BNP等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0天预后作为因变量(其中mRs≤2记0,mRs>2记1),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纳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最终结果显示,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OR1.05,95%CI1.01-1.09; P=0.01),NIHSS评分(OR1.58,95%CI1.28-1.95; P=0.01)和三碘甲腺原氨酸(OR0.05,95% CI0.01-0.25; P<0.01)。此外,在ROC曲线分析中,三碘甲腺原氨酸可以提高NIHSS在预测脑卒中患者功能性结局的准确性。在我们建立的联合预测模型中30天AUROC是0.84,90天AUROC是0.91,均比单独NIHSS预测(0.83和0.87),T3预测(0.64和0.69)以及年龄预测(0.57和0.68)(所有P<0.05)要高。  结论:  血清低T3水平可以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短期预后的一个预测因子,同时,联合模型可以增加NIHSS的预测准确性。
其他文献
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特征就是能够推动学生更好的完成所学知识点实践,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尤其在大学物理学专业教育过程中,更应当积极使二者进行融合,探索出新的
背景:  评价陈旧性颈椎关节突交锁的手术治疗效果。  方法:  对我院从2004年至2013年陈旧性颈椎关节突交锁手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总结,所有病例通过X线片、CT及三维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影响到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逐渐演变为信息化经济时代,公共图书馆工作也因此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图书馆需要改变管理工
近年来,道路工程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对地基的要求不断提高,软土地基问题也在不断出现.本文以道路工程为大背景,以软土地基施工为研究对象,对软土地基的特点进行简述,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