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近几年来城郊被征地拆迁的农民群体不断扩大。虽然相关的安置方式、安置政策一直有着调整和改变,但依然存在着缺陷,造成这部分农民的权益没有得到合理的保障。由此引发的城郊被征地拆迁农民集体上访事件频繁发生。本文选择了南京市Q区近两年来三起具有代表性的集体上访事件(D村、J村和M圩集体上访)为案例,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类社会冲突进行分析:
冲突的过程:集体上访事件的成因;群体意识的形成;集体上访过程中的互动;集体上访事件的平息。该部分主要是对集体上访事件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这类社会冲突发生机制,发展的过程。
此类社会冲突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功能:勾画“群体的边界”,有助于加强处于弱势地位农民的维权意识。征地拆迁中利益分配失衡的预警器。城郊被征地拆迁农民频繁集体上访的压力迫使政府反思调整现行的社会政策,推动相关制度的变迁,有助于社会的维持和巩固;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社会秩序造成破坏。大规模的集体上访造成社会的内耗。
针对此类集体上访事件的治理,本文认为需要完善公共选择机制,在决策过程中提高弱势群体的参与度:进一步促进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和权利制约机制;改善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
解决城郊被征地拆迁农民集体上访是一个综合的问题,还需要从相关征地、拆迁、社会保障制度等多个角度进行调整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其市民化的过程,缓解矛盾冲突,调整利益分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