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状蜈蚣澡果孢子早期发育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tl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livida)是一种隶属于红藻门(Rhodophyta),隐丝藻目(Cryptonemiales),海膜科(Halymeniaceae),蜈蚣藻属(Grateloupia)的大型红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它可以作为食用海藻,在工业上可以作为提取卡拉胶的重要原料,它所提取的多种活性物质在药理学上也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舌状蜈蚣藻果孢子的早期发育进行了研究,在丰富补充舌状蜈蚣藻的生活史内容的同时还可以对舌状蜈蚣藻的苗种繁育提供指导及参考。  本文首先比较了不同温度(10,15,20,25,30℃)、光照强度(0,1000,3000,6000,12000lx)及盐度(8,16,24,32,40)条件对舌状蜈蚣藻果孢子的放散及附着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果孢子放散的最适宜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6000lx,适宜盐度24-40;果孢子附着的最适宜温度为20℃,光照强度为3000lx,适宜盐度为24-40。温度及光照条件对果孢子的放散具有显著影响,在20℃、6000lx条件下放散量最大,低温(10℃)以及黑暗条件下可以显著抑制果孢子的放散;中、高盐度(24,32,40)条件下,果孢子放散没有显著差异,而在低盐度(8,16)条件下,果孢子的放散量显著减少。温度和光照对舌状蜈蚣藻果孢子的附着均存在显著影响,在20℃和3000lx下果孢子附着数量最多,在10℃,30℃和黑暗条件下附着数量最少;在低盐度(8,16)海水中果孢子的附着受到抑制,在中、高盐度(24,32,40)海水中果孢子的附着没有明显差异。  本文对舌状蜈蚣藻果孢子早期发育进行观察,研究表明,果孢子从分裂到长出幼苗形成直立枝经历了分裂期、盘状体期及幼苗期三个阶段。在对早期发育的观察中同时观察到了盘状体愈合现象,盘状体生长过程中出现的丝状分枝经培养可以得到舌状蜈蚣藻丝状体。  本文还研究了不同的温度(15℃,20℃,25℃和30℃)和光照强度(500lx,2500lx,5000lx和10000lx)对舌状蜈蚣藻早期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舌状蜈蚣藻适合果孢子发育为盘状体的条件为温度25℃、光照5000lx。果孢子在25~30℃条件下首先形成盘状体,15℃形成最慢;盘状体在25℃条件下首先长出直立枝,其次是20℃,15℃及30℃。果孢子在5000~10000lx的光照强度下首先形成盘状体,2500lx次之;在盘状体发育过程中较高光强可以促进盘状体的生长发育,低光强培养条件显著抑制了盘状体的生长发育。对舌状蜈蚣藻幼孢子体的研究则发现其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光照2500lx、盐度32。
其他文献
斜巷提升运输事故在矿井各类事故中占有很大比例,事故造成的损失也较大、文章用人-机-环境系统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故障树分析法,对引发斜井提升运输中的典型事故-跑车事故的各
随着全球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污染物的输入使近海富营养化程度加剧。人类的活动例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矿物燃料的燃烧、农业化肥的施用等都是造成富营养化的重
针对传统数据库的不足,提出采用数据仓库技术设计风机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的数据库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数据库模型,分析了提高数据库效率的几种措施,并给出了一个应用实例
我国开始于唐代,到两宋发展完善的市舶制度,对促进我国海外交通贸易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到了明代,由于实行海禁,对外贸易政策有较大的转变。与之相适应,市舶制度也发生了
7月5日普华永道举行“IPO市场年中回顾及2010年前瞻”新闻发布会,普华永道中国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和北京主管合伙人封和平用数据说话,详细分析了上半年沪深股市IPO活动情况,并
民国时期教育部举办的两次全国美展传统绘画出品状况反映出尽管传统绘画经历了“美术革命”的冲击,在1920年代末的势力也依然强大,但传统绘画题材本身与社会、实践、时代相对
《今日聚焦》栏目从3月20日开播以来,连续集中曝光各地的典型违法问题,聚焦政府职能部门不担当、不作为、不落实等作风问题,深入调查和简短有力的点评相结合,对违法行为给予
海草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很广泛,经常在沿海的潮间带及潮下带形成海草床。大叶藻草场作为海草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高的储碳能力和重要的生态功能。本文通过青岛湾和汇泉湾潮间
浮游病毒是指游离在水体中的各类病毒,是水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变化、宿主多样性以及赤潮发生,在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
中国卤虫(Artemia sinica)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极强的小型甲壳动物,能在高盐水体中生存,由于其生活方式的独特性,目前已成为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研究中重要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