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屈菜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2,4,6-三氯苯酚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j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草本植物千屈菜为原料,采用H3PO4法制备活性炭。采用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红外光谱和Boehm滴定法对制备出的活性炭进行物理结构及表面化学性质表征;并研究其对2,4,6-三氯苯酚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溶液pH值,吸附时间,初始浓度,温度对2,4,6-三氯苯酚吸附效果的影响;通过乙醇溶液对活性炭再生,研究其再生利用率;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千屈菜活性炭对2,4,6-三氯苯酚的吸附机理。经过优化的活性炭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H3PO4溶液质量分数为40%,剂料质量比2:1,浸渍时间12h,升温速度18℃/min,活化温度450℃,活化时间1h。结果表明千屈菜活性炭具有较多的微孔和介孔,比表面积高达1255.75m2/g,孔体积为1.20cm3/g;活性炭表面存在一些官能团,羧基和酚羟基是主要的含氧官能团。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千屈菜活性炭对2,4,6-三氯苯酚吸附效果非常好,实验最佳投加量为0.1g/100ml;在2~4.4的范围内,pH值对吸附过程影响不大,从4.4~12的范围内,吸附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吸附在开始阶段速度较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慢,最后达到吸附平衡,这个过程约为5~6h,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方程;Temkin等温方程比Freundlich、Langmuir等温方程更适合描述吸附2,4,6-三氯苯酚的热力学特性,吸附是一个放热(△H<0)的过程;吸附机理主要是以物理吸附为主。吸附饱和的千屈菜活性炭经乙醇溶液再生后,对2,4,6-三氯苯酚仍有很好的吸附效果,与原炭的吸附效果相差很小,具有很好的再生利用性能。
其他文献
期刊
基于随机介质理论,计算多孔矩形顶管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变形,通过实际工程验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分别讨论单个及多孔大断面矩形隧道施工条件下地层的水平位移、倾斜、曲率以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对比分析法等社会研究方法,以2011版老规则和FISAC-IRSF Rulebook Judging Manual2013-2014版为参照,全面探析2014版中国跳绳竞赛规则的变化。
本文对英美影片中俚语的语言特点和俚语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试图通过电影对英语俚语作出进一步分析,从而加深对英美文化的理解。
竞技场上较量的实质是科学水平,是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的程度。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指导训练已经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重视科学训练是现代技巧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正>豫南部分农村流传着这样一种习俗,元宵节这天,全家人要到坟山上为逝去的先人"送灯"。许多在外打工的人,宁可春节不回家,也要在这一天不远千里赶回
示错法是体操教学中用于纠正错误、完善技术的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错误动作的关键所在。本文试图就示错法在体操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进行探讨 ,并
<正>统计显示,凡是纳入了国际系谱数据库的个体,其寿命都要比平均寿命长。这也许昭示着系谱工作的重要性,那就是实地保护这些有档案的动物时,保护执行者们有案可查,在避免近
期刊
视觉叙事是用视觉的方式作为媒介来讲述故事,如早期原始人绘制的岩壁画,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且在人类发明语言前,岩壁画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的一种方式,它讲述着早期关于
汉代是赦免经常化、制度化的历史时期。对秦亡教训的反思、经学治国原则的施行 ,以及种种现实需求的驱动 ,使得赦的应用空前兴盛 ,并形成专擅、随意和“盛时赦少 ,乱时赦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