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NaSCN溶液为溶剂一步法湿纺PAN基碳原丝工艺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y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性能碳原丝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但我国至今未能产业化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国产碳原丝的质量没有真正过关.这既有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有设备方面的原因,还有管理、决策等多方面的原因.为提高碳原丝质量,多数学者的研究重点在于原丝的改性方面或侧重于工艺路线及共聚体组成方面.但是我国碳原丝质量不高的问题还没有达到急需解决这方面问题的时候,很多已知的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并未解决,才是制约我碳纤维发展的根本原因. 本文分析了在腈纶厂对循环使用的13﹪左右NaSCN溶液的除杂实验及一种美国进口纳滤膜在特纤所的除杂试验结果,试验结果显示硫氰酸钠溶液中杂质的去除率约为80﹪,说明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实验找到合适的过滤膜是完全可能的.本课题对丙烯腈(AN)、丙烯酸甲酯(MA)和衣康酸(ITA)三共聚单体的配方对原液及原丝性能的影响作了考察,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配比(AN:MR:ITA=19.0:0.93:0.23)的原液粘度、聚合物含量、特性粘数以及原丝的拉伸强度最好,其共聚单体含量在混合液中约占三单体总量的5.74﹪.配料的溶剂NaSCN中杂质含量由3.5﹪减少到0.89﹪对碳原丝的拉伸强度提高很大,提高了10.2﹪,拉伸强度达5.94cN/dtex,对纤不匀和强不匀的降低更是显著,分别达到了27.7﹪和37.9﹪. 使用制备的低含杂聚丙烯腈原液在中试线进行纺丝试验,考察了不同喷丝头,原液温度、凝固浴密度、凝固浴温度、预热浴温度及牵伸倍率对原丝质量的影响,确定了优化的纺丝工艺条件,得到的原丝拉伸强度达6.83cN/dtex,生产出了完全满足T300碳纤维所需的碳原丝.说明我国碳原丝质量差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尖端技术的差距,而是现有已知问题的系统解决.
其他文献
脂肪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用酶,广泛应用于化学品、食品、药品、洗涤剂、纺织、皮革、新型材料、乳制品、化妆品、造纸、污染处理和生物能源等工业领域中。在这些脂肪酶中,细菌脂肪酶较其它来源的脂肪酶在水相、有机相中催化的反应类型更多、反应活性及稳定性更高,其中又以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脂肪酶的性能最为优越。虽然细菌脂肪酶具有诸多优点,但其产量普遍较低,常规育种方法难以满足工业化生产的大量需求,因
学位
【背景与目的】:  乙型肝炎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全球性疾病。世界各国共约4亿人为乙肝病毒(HBV)感染者并以每年5千万新感染者的速度递增。我国感染HBV的人数约9300万,占
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一直是神经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们十分关注却又倍感困惑的问题。记忆按时程可分短期、中期及长期记忆(LTM),其中,长期记忆的形成需要蛋白质的合成。已有结
氟硼二吡咯类(BODIPY)染料目前研究较为广泛,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倍受人们的关注,并已成功用于荧光探针与生物成像等领域。本论文以芳香醛与2-甲基吡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含有不同疏水链数量的BODIPY前驱体,并将季铵盐亲水基团引入到氟硼二吡咯的硼原子位,制备成一系列两亲性BODIPY染料。对新化合物进行了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方面的表征。同时,测定了染料在甲醇、二甲基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