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精神方面的追求。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繁荣兴盛”,在节庆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民族节庆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广西世居12个民族,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民族资源丰富。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广西丰富的民族节庆资源,整合民族节庆旅游产品,提升广西民族节庆旅游的质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论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节庆旅游以及民族节庆旅游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对节庆旅游和民族节庆旅游定义进行了理清,以系统论、区域理论、旅游体验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法和GIS空间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通过研究得出的结论包括:(1)本文选择广西为研究区域,对广西民族节庆的环境、资源分布和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发现:①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在政府的支持和市场的需求下迅速发展,出现“壮族三月三”等品牌,并向个性化需求发展;②民族节庆资源类型丰富、季节性明显、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等特点,主要分为浓郁的壮文化、多彩的瑶文化、原生态的侗苗文化、独特的京族文化和毛南文化、丰富的仫佬文化、仡佬文化等;③以武鸣“三月三为案例,对游客的满意度进行了市场分析,发现:广西民族节庆旅游主要是以学历较高的中青年人群为主,游客对“指示牌清晰度、活动氛围浓郁度、当地人友好程度、购物环境舒适度、娱乐项目种类/特色、旅游商品种类/价格”等满意度较高,对“公共休息区、公共厕所、交通便利度、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市场容量、娱乐项目互动性/参与性强弱、旅游商品质量/特色”等满意度较低,其中“市场容量”满意度最低。(2)通过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活动现状进行梳理,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存在缺乏品牌知名度、开发层次浅、民族节庆旅游与产业融合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智慧旅游体系平台建立不完善和缺少旅游专业人才等问题进行分析。(3)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加拿大枫糖节、诺丁山狂欢节和国内知名度高的西双版纳泼水节、内蒙古那达慕大会和凉山彝族火把节等典型案例,从全域旅游视角,对广西民族节庆旅游发展,提出了①“全空”布局,优化整合民族节庆旅游资源;②“全景”引客,扩大民族节庆旅游吸引力;③“全时”迎客,打造全天候民族节庆旅游活动;④“全业”好客,共建民族节庆旅游活动举办地;⑤“全民”留客,发挥全民参与能动性;⑥“全程”服务,提高民族节庆旅游服务质量;⑦“全制”保障,塑造民族节庆旅游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