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存在着其定义域不符合工程实际的缺陷;而对于复杂结构,尚缺少一种有效方法,可对其安全性做出定性与定量分析。为了研究上述问题,本文结合大量工程实测数据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程,进行了如下研究:(1)实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有界正态化:统计了2009~2012年四年间北京地区在建建筑混凝土抗压强度通过标准试件法得到的23,037组数据,并按照混凝土标号及年份对其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最值进行了统计分析,与1989年时所测数据进行比较,弥补了缺少C25、C35及各标号最值等混凝土数据的不足。建立了一种适用于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有界正态分布模型。并采用Geary检验法对混凝土强度的对数正态分布模型与有界正态分布模型进行了拟合度检验。(2)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JC法:在现有的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JC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改进了惯性权重的粒子群算法的JC法。采用MC法分析结果作为近似精确解,将JC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JC法、基于标准粒子群算法的JC法、基于改进的粒子群算法的JC法的算例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3)基于统计分析的MC法:将MC法与概率统计理论进行结合,从而提出基于统计分析的MC法。并从计算时间、计算精度等方面将其与MC法、基于BP神经网络的MC法进行了比较。(4)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安全性综合评估:在前三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实例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并结合面积法进行了结构安全等级评估,利用β约界法对其主要失效模式进行了搜索,以及简略介绍了构件失效后的加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