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机作为一种消费类电子产品,其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当前我国手机淘汰量估计每年2000万部以上,作为网络时代的高科技垃圾,废旧手机引起了极大的处理危机。
手机很多部件材料是塑料,尤其手机外壳多采用聚碳酸酯(PC)、ABS树脂、 PC-ABS塑料合金等性能优异的工程塑料。作为电子废弃物的一部分,废旧塑料手机外壳处理不当将给环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如采取填埋的方法,塑料外壳很难自然降解,如对其进行焚烧,燃烧不充分产生的气体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若能够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废旧塑料手机外壳进行回收利用,不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目前国内外手机回收研究的重点在于贵金属的回收,塑料外壳一般采用焚烧回收热能的方法或再生后降级使用,但无论焚烧还是降级使用都不能使手机塑料外壳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熔融再生的方法专门对手机塑料外壳进行了再生利用的研究。
本研究所用的手机塑料外壳材质为聚碳酸酯,经过分拣、去除杂质、粉碎和干燥之后进行注射成型,对注射成型样品进行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测试,并对其冲击和拉伸断口进行分析,研究其再生成型工艺和性能。
本研究发现PC塑料手机外壳的最佳成型工艺为注射温度265℃~300℃,注射压力127MPa~135MPa,注射速度4.0cm/s;最佳粉碎粒度3mm~5mm;抗氧剂1010和增塑剂DOP可以改善回收料的加工成型性能,但对再生样品性能无提高。
无涂层PC塑料外壳再生样品的拉伸强度约为55MPa,弯曲强度为120MPa~160MPa,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韧性分别达到了73%和24kJ/m<2>,与原生料大致相同。带涂层外壳再生样品的强度值与之大致相同,而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韧性只达到原生料的50%。经研究发现涂层对再生样品的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韧性影响明显,去除涂层后得到的再生样品这两项性能分别提高了77.7%和23.7%。
PC塑料手机外壳经多次回收再生后强度值变化较小,冲击韧性和断裂伸长率下降明显,可作为通用塑料降级使用。另外,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研究了手机塑料外壳再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发现噪音最高为71dB,每1kg粉碎料产生的废渣约为40g,可以通过增加隔离或将影响源置于密闭空间等方法来避免或减少。另外,去除涂层这一过程使手机塑料外壳回收过程的能耗约增加4倍。综上所述,采用熔融再生方法回收塑料手机外壳是可行的,其能耗低,还可避免二次污染,得到的再生制品性能可靠,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