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感是指人体五种感官(视、听、触、味、嗅)之间互通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一种隐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广泛关注并研究。作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感是指人体五种感官(视、听、触、味、嗅)之间互通所产生的一种特殊语言现象。它被视为一种修辞手法,一种隐喻,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并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广泛关注并研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当中,为文学世界添姿添彩;作为一种隐喻,语言学家们则关心其背后的工作机制,并尝试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来解释其背后的工作机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被广泛运用于艺术、建筑等一系列设计当中,为人们的创新提供灵感。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从体认语言学角度出发,分析中英文诗词中的通感表达,并基于自建的封闭语料库(中文307条,英文108条),构建感觉转移模型(Sensory Transfer Model),且尝试将互补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相结合,将语言的社会性融入其中,建立通感认知的BM~+(B代表Blending,M代表Metaphor,+代表Sociality of Language)模型,结合语料库以期阐释通感的运作机制,同时对比汉语与英语母语者在通感体认方面的异同。本文的贡献主要在于:1.以体认语言学为视野,同时考虑语言的社会性,尝试建立BM~+模型,并通过定性和对比研究阐释通感的认知机制。2.建立中英文诗歌通感语料库,其中中文语料307例,英文语料108例。通过对中英文语料的定量和对比分析,说明BM+模型在解释通感认知机制方面的可行性。3.通过对中英文通感语料的整理与分析,构建了中英文感觉转移模型以对比分析中英文感觉转移趋势方面的异同。对比发现中英文在通感转移趋势方面基本相同,视、听、触、嗅四种感觉之间可以互为源域和目标域,且转移频率方面从触觉到视觉的转移频率最高,听觉到视觉转移频率次之。差异在于英文当中视觉转移到味觉和嗅觉转移到触觉的频率为零。以中英文语料中目标域的出现频率高低为据,中文五感排列顺序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英文的顺序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这说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基于相同的生理结构对客观世界进行体验,在认知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传统、时代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有细微的差别。
其他文献
报道了使用工业尾矿长石粉试制防火硅酸钙板的研究过程。一般生产防火硅酸钙板常用石英粉等硅质材料,而使用长石粉替代石英粉制造硅酸钙板,则成本更低,且有利于环境保护
目的:观察自拟定心汤结合西药治疗冠心病心悸(心阳虚型)的临床效果。方法:以62例心阳虚型冠心病心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阻塞性黄疸(OJ)肝损伤KM小鼠为实验研究对象,观察有氧运动对OJ肝损伤小鼠干预作用以及miRNA介导Wnt通路相关因子在肝和血液组织差异表达的比较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本课题组构建的一种新的胆总管悬挂OJ肝损伤小鼠模型,40只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O)、模型组(M)、有氧运动组(TM)、水飞蓟宾组(SFJB)。其中除假手术组、假手术对照组外都以总胆管悬挂至腹壁4
在21世纪的今天,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媒介,正以蓬勃的姿态不断发展与完善。许多传统的线下行业也借助互联网这一平台,进一步推动商贸合作与沟通交流。传统美食行业也不例外,通
目的探讨Slingshot-1L(SSH-1L)在哮喘病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的表达及其功能。方法抽取15例正常自愿者(正常组)及30例哮喘病人(未经糖皮质激素治疗组15例,已予糖皮质激素
当今,国外政府高技术产业管理的新趋势主要包括:注重制定高技术产业规划、建立多元的科技投入机制、注意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着力培养高技术人才和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国外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的、适合膜片钳试验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处理方法,并在培养的细胞上观察其钙激活钾通道(Kca)特性。方法采用改良的内皮细胞培养方法,用单通道记录法
目的:分析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中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MAC)肺病与脓肿分枝杆菌复合群(Mycobacterium abscessu
通过启动处理印染废水的SBR反应器,研究了人工配制印染废水中4BS和CODCr的去除情况。研究表明:对4BS的去除主要是以污泥吸附为主,部分来自厌氧降解,累积了较高4BS的活性污泥,
"家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在高校的学生管理中逐步受到重视。邯郸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深入开展了系列"大家访"活动,成效良好。通过该项活动,使教师与家长近距离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