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竹材从古时开始就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虽然现代条件下这种材料还未被广泛认识和接纳,但是它独特的表现潜力和优良的绿色属性是客观存在的。现阶段技术手段的革新使得竹材也从传统的原竹形式进化成种类繁多的复合材料。而即便如此,竹材也仍未像木材普及。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现象,笔者带着这样的疑问开始了相关的研究。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关于材料的性能、表现以及在建筑中的组成逻辑和定位,归根结底是一个建构的问题。以此确立了本文的基本语境。研究过程中引入建构的思维,重点落在材料在建构方面的表现,辅以部分必要的技术研究成果。最终落在四个基本问题:1、竹材作为一种没有被完全认识的有机材料,到底有些什么不可替代的优势?2、现代竹材的研究范围定义应该是什么?3、建构与建筑各个元素以及材料表现的相互关系?4、如何从建构的角度出发探讨竹材的表现力?基于此,本文共分四个章节来探讨这些问题。第一章介绍了课题的缘起、研究对象、研究的问题和方法、研究的国内外现状以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总结了从传统到现代,竹材在文化传承、绿色环保以及坚固安全等自身优势属性。并且在这些方面进行横向和纵向对比,横向同其他现代材料以及同为有机材料的木材比对,纵向上将当代和过去的竹材使用方式进行比对。第三章从建构出发,在建构的定义内重新认识材料。先区分出传统竹材料和新型竹材的定义,重点放在材料本身,对本文讨论的材料类型和特性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论述。第四章对一些当代应用中一些涉及策略作了初步的探讨,并且通过相关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佐证。通过剖析它的设计策略,意在希望能为当代建筑设计中涉及材料语言的部分做出了一定的指引。笔者期待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当下竹材这样一种传统材料现代重表达优势方面进行一定的归纳和总结。也期望本文能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建筑师在设计中除了关注建筑的形式空间等问题以外,重新认识材料和建筑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建造过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