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年国民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在斯大林“三阶段论”的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指导下,中共开始了以工农联盟为革命动力的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苏维埃运动。“九·一八”事变后,随着同本帝国主义的入侵,民族危机加剧,国内阶级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共产国际面对国际新形势也适时进行了对各国共产党指导策略的调整。面对日本的侵略,中共开始了逐步突破斯大林“三阶段”论,酝酿扩大统战对象,提出了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 中共要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争取一切可以争取到的同盟者。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中央政权,掌握着国内的主要军事力量和资源,不将他们团结到统一战线中来,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无疑是不成功的。因此共产国际和中共调整对蒋策略,开始了从反蒋抗日、逼蒋抗日到联蒋抗日的转变,将蒋介石团结到统一战线中共同抗日,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取得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中共面临着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的任务。蒋介石、国民党加入了统一战线,但时刻不忘限制、削弱共产党以最终消灭共产党。共产国际出于苏联国家利益,以国民党为统一战线和抗战主体,要求中共一切服从、迁就国民党,限制了中共的发展,同时中共内部出现了右倾投降主义。此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突破了共产国际的束缚,将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了巩固、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